繁體簡體

DNR簽署與死亡率 臺灣醫(yī)界認應回歸醫(yī)學倫理

華夏經緯網 > 臺灣 > 社會萬象      2021-08-05 00:00:00

臺灣DNR簽署狀況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臺灣防疫三級警戒期間,死亡人數高達近800多人,面對不停歇的死因質疑聲浪,臺當局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咨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曾說,“死亡率高與家屬具DNR觀念(不施行心肺復蘇術)有關”,有相當比例的病人是救得回來的,引發(fā)軒然大波,醫(yī)界批評這是對家屬的打擊,而他也在沉寂幾天后致歉。

    指揮中心分析雙北死亡個案數據表示,5月18日至6月24日間,有17.85%病患或家屬簽DNR(不施行心肺復蘇術),平均75.8歲,9成有潛在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

    而本報取得“健保署”DNR統計資料,發(fā)現全臺65、75歲以上長者簽署比例是7.77%、8.79%,而近3年主診斷為癌癥者的比例為10.55%,雙北確診死亡個案簽署DNR比例,甚至是長者的2倍多。

    對于指揮中心一度將致死率與DNR掛鉤,健保署長李伯璋說,不論是新冠肺炎或癌癥,假如無法繼續(xù)治療,簽署DNR是好的,不過有時DNR概念若不夠普及,真出現還沒治療就離開的案例,就會有點可惜。

    一位新冠肺炎家屬表示,先生在確診入院后,其實狀況還在控制,但護理人員一直跟他們談簽署DNR,讓他們覺得十分不解,覺得觸霉頭。

    臺北醫(yī)院附醫(y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則說,疫情爆發(fā)時醫(yī)療滿載,大家悲觀以對,醫(yī)師憑著有限的藥物、設備,去面對可能呼吸衰竭的危險族群,多會偏向家屬預告插管、難以拔管的風險,就有可能去碰觸DNR。

    但臺北市醫(yī)師職業(yè)工會發(fā)言人陳亮甫說,確診者病況變化大,疫情嚴峻時陪病管制嚴,若狀況危急,家屬無法隨時在旁,醫(yī)師會較積極詢問DNR意愿,這是趁家屬還在時讓家屬考慮,不代表此事不該被談論。

    臺北市聯醫(yī)整合醫(yī)療科主治醫(yī)師姜冠宇強調,造成死亡的真正原因是醫(yī)療量能不足,DNR只是必經之路,在資源不足前提下,即使不簽也不保證能救回,DNR應回歸單純倫理問題。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