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林淑玲)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二年,隨著疫苗普及,疫情今年內應會看到曙光;因疫情受阻的兩岸交流有很大機會可重新啟動。這兩年間兩岸發(fā)生很大改變,大陸不畏美國的打壓綜合國力更強,臺灣出口雖暢旺卻主要集中在科技產業(yè),薪資M型化更加嚴重,非科技業(yè)臺青看不到未來,島內生育率已是全球倒數第一,疫后可望迎來新一波臺灣的西進爆發(fā)潮。
2022北京冬奧在民進黨當局刻意壓抑下,臺灣媒體曝光度甚低,有興趣民眾仍可透過網路、電視盒等觀看,看到大陸的國力和科技的進步??炊瑠W在臺灣“奧運粉”圈里形成熱潮,追逐精彩賽事、開閉幕,甚至是紀念品等等。每屆奧運都是主辦國對外展示國力的機會,這次冬奧也不例外,臺灣民眾眼見的和民進黨當局抹黑式的宣傳完全是兩碼事,更看到奧運象征的和平具體落實,以及大陸在冬奧開幕式用心小橋段對臺灣表達的善意,讓臺灣民眾心里有感。
這兩年的兩岸關系是2008年馬英九上任、兩岸開始大交流以來的最低潮,因疫情因素,往來兩岸民眾銳減,連每年有近3、500萬人次的赴陸旅游都停了,仿佛瞬間切斷關系。最近有如黎明前的黑暗,利空多,利多少,臺海危機四伏,民進黨當局緊綁著美國抗中,刻意不讓臺灣民眾對大陸有好感。但這一切都會在疫后兩岸恢復交流之后發(fā)生改變,民眾眼見為憑,等臺灣民眾開始到大陸旅行、找商機、求職等,情況就會完全改觀。
臺灣過去兩年,受惠于中美貿易戰(zhàn)轉單,以及全球仰賴臺灣半導體,出口暢旺,以臺灣官方2月11日公布的元月進出口統(tǒng)計,出口399.8億美元,年增率16.7%,為歷年同月最佳表現,出口連19紅。這樣漂亮的數字若能全民共享,理論上是大家賺得盆滿缽滿,事實上卻非如此,科技業(yè)一枝獨秀,造成科技人和非科技人收入極大落差。進高科技業(yè)的新鮮人,年薪臺幣百萬輕而易輕,一般產業(yè)的新鮮人薪資大約只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更因疫情的邊境管制,觀光服務業(yè)慘兮兮。今年春節(jié)有貨柜航運業(yè)豪發(fā)40個月年終獎金,有些服務業(yè)則是能有紅包就不錯了。
2020年臺灣總生育率已降至0.99,同年臺灣死亡人數17萬3156人,也首度超越了新生兒人數16萬5249人,“生不如死”讓臺灣人正在劇烈地自然減少。根據民調公司的最新調查顯示,臺灣未婚男女有高達6成表明婚后無意愿生育;已婚無小孩的女性更有72.2%不想生。這是“臺灣人消失危機”。這種“躺平心態(tài)”何以致之,就是生活太辛苦,生不起也養(yǎng)不起。由于薪資太低,最近臺北年輕上班族很流行下班后送餐再打一份工,這樣才能勉強支應高昂的房租、生活費等。
這兩天有一則臺灣官方的統(tǒng)計數字也值得注意,臺財政主管部門統(tǒng)計去年前11月全臺總計2.6萬家飲料店,較2020年底成長1587家,不畏疫情影響逆勢成長;其中,高雄市飲料店家數4049家居全臺之冠,若以密度觀察,則屬嘉義市最高,平均每萬人口中有22家。這數字除了顯示臺灣人愛喝手搖飲,另可看出,臺灣創(chuàng)業(yè)途徑有限,年輕人若要創(chuàng)業(yè)往往就是開門檻最低的飲料店,尤其是南臺灣,像這樣小本生意,又競爭激烈的店不論是店主、員工能獲得利潤、薪資都是相當有限。
臺灣人口少、內需市場有限,房價被科技業(yè)炒高,目前又陷入疫情與通膨雙重壓力,年輕人苦不堪言,必須要有出口。
臺灣在疫情之前曾有一波西進潮,不少年輕人前進大陸工作,不限于在臺商,也有些在外商或陸企,疫情發(fā)生后,有些在大陸工作的臺青就返臺了。疫情告一段落后,大陸經濟會有一波報復性成長,臺灣除了科技業(yè)之外,如果陸客不來,服務業(yè)的成長也相當有限,相信疫后臺灣西進潮會再起,甚至可能超越之前一波。
大陸一、二線城市平均薪資多已超過臺灣,生活品質與臺灣不相上下,大陸崛起會加速兩岸的流動,這種強大經濟誘因所推升的交流,民進黨政府想擋也擋不住。兩岸恢復人員流動后,臺灣官方想要一直“黑”也不好“黑”,也有助于兩岸和平穩(wěn)定。
臺灣這一年多來一直籠罩在被統(tǒng)武的陰影中,事實上臺灣人對于未來擁有很多種選擇,兩岸和平大家都有好日子過,為何要被美國綁住,把自己推到中美對抗的烽火第一線?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