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密古代飲食文化——膳食之主

五谷原指五種主要的糧食作物,一般認為包括稻、黍、稷、麥、菽,分別指水稻、黃米、小米、麥類、豆類。稷即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五谷之神,與土神合稱“社稷”,稱為國家的代稱。

分布圖

分布圖

  五谷原指五種主要的糧食作物,一般認為包括稻、黍、稷、麥、菽,分別指水稻、黃米、小米、麥類、豆類。稷即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五谷之神,與土神合稱“社稷”,稱為國家的代稱。隨著作物品種增多,五谷逐漸演化成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F(xiàn)代比較重要的糧食作物是稻、麥、玉米、甘薯、大豆等。其中,玉米和甘薯原產(chǎn)于美洲,明朝中期開始在我國種植,到了清朝前期,已經(jīng)遍布我國大部分地區(qū)。

五谷出處與詳解

  1、《周禮·天官·疾醫(yī)》:"以五味、五谷、五藥養(yǎng)其病。" 鄭玄 注:"五谷,麻、黍、稷、麥、豆也。"

  2、《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趙歧 注:"五谷謂稻、黍、稷、麥、菽也。"

  3、《楚辭·大招》:"五谷六仞。" 王逸 注:"五谷,稻、稷、麥、豆、麻也。"

  4、《素問·藏氣法時論》:"五谷為養(yǎng)。" 王冰 注:"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

  5、《管子·輕重己》:"宜獲而不獲,風雨將作,五谷以削,士兵零落。不獲之害也。"馬非百新詮:"零落,殞也。言風雨大起,五谷因而削減。士,戰(zhàn)士。民,普通人民。謂戰(zhàn)士與人民皆將饑餓以死也。"

粟和黍

粟

  粟和黍即今人所稱的小米和大黃米。中國是粟的起源地之一。粟的生長期較短,具有耐旱和耐貯藏的特性,尤其適合在黃河流域栽培。黍和粟的栽培條件和地理分布很相似。有學者認為秦國的“秦”字來源于“黍”字。因而秦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糧食名稱為國家稱號的例子。

小麥 (新疆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出土)

小麥

  該遺址考古發(fā)掘中,浮選得到了炭化的小麥、青稞,測定年代距今5000——3500年,這是目前中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小麥遺存。

野大豆 (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

野大豆

  一般認為,大豆起源于中國。隨著粟、麥、稻主導地位的確立,大豆逐漸由主食轉(zhuǎn)向副食。這個變化對后代的飲食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豆腐制作

豆腐

  豆腐營養(yǎng)豐富、價格低廉,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一種副食品。作為人類最早攝取的植物蛋白質(zhì)之一,豆腐在中國乃至世界飲食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關于豆腐發(fā)明的具體時間目前尚存爭議,有漢代說、隋唐說等。

結(jié)束語: ? ? ? ? ? ? ? ? ? ? ?

  五谷文化舉足輕重,可謂人類文明之起源。人類在數(shù)十萬年前的石器上觀察到高粱的痕跡,說明五谷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將野生雜草培育成五谷雜糧,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壯舉,五谷孕育了人類文明。同時告訴世人,人類與五谷的不解情緣。

編輯策劃、攝影:張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