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中華文化

傳承中醫(yī)藥精神 弘揚中醫(yī)藥文化——中藥的命名

我國中藥的命名方法有很多,可以按照藥物突出的功效、藥用部位、產(chǎn)地、形態(tài)、顏色、生長季節(jié)、氣味、滋味或人名、數(shù)字、天地星辰等命名。在古代,有一些中藥為了避諱帝王的忌諱而“改名換姓”。關(guān)于中藥的來歷傳說故事也是豐富多彩,流傳至今。

中藥的命名

圖編者按

中藥的命名方法

b8389b504fc2d562d711d47ce41190ef76c66c01

益母草。(圖源于網(wǎng)絡(luò))

  因藥物突出的功效而命名:如益母草功擅活血調(diào)經(jīng),主治婦女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為婦科經(jīng)產(chǎn)要藥;防風(fēng)功能祛風(fēng)息風(fēng),防范風(fēng)邪,主治風(fēng)病。

  因藥用部位而命名:中藥材來源廣泛,包括了植物、動物、礦物等。植物、動物類藥材藥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藥用部位命名,是中藥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植物藥中蘆根、茅根用根莖入藥;苦楝根皮、桑根白皮即以根皮入藥;桑葉、大青葉、蘇葉等用葉片入藥。

  因產(chǎn)地而命名:我囯疆域遼闊,自然地理狀況十分復(fù)雜,水土、氣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態(tài)環(huán)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南北迥異,差別很大。因而各種藥材的生產(chǎn),無論產(chǎn)量和質(zhì)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來醫(yī)藥學(xué)家非常重視“道地藥材”。如黃連、黃柏、續(xù)斷等以四川產(chǎn)者為佳,故稱川黃連、川黃柏、川斷;橘皮以廣東新會產(chǎn)者為佳,故稱新會皮、廣陳皮;茯苓以云南產(chǎn)的最好,故名云苓。

  因形態(tài)而命名:中藥的原植物和生藥形狀,往往有其特殊之處,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人們常常以它們的形態(tài)特征而命名。如大腹皮,即以形似大腹而命名;烏頭,因其塊根形似烏鴉之頭而命名;人參乃狀如人形,功參天地。

  因氣味而命名:某些中藥具有特殊的氣味,因而成了藥物命名的依據(jù)。如麝香,因香氣遠射而得名;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藥,因具有特殊的香氣,故以“香”字命名;而敗醬草、臭梧桐、墓頭回等,則因具有特殊臭氣而得名;魚腥草,以其具有濃烈的魚腥氣味而命名。

  因滋味而命名:每種中藥都具有一定的味道,某些藥物就是以它們所特有的滋味來命名。如五味子,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倶全而得名;甘草以其味甘而得名;細辛以味辛而得名;苦參以其味苦而得名;酸棗仁以其味酸而得名。

  因顏色而命名:許多中藥都具有各種天然的顏色,因而藥物的顏色就成了命名的依據(jù)。如色黃的中藥有黃芩、黃連、黃柏、黃芪、大黃等;色黑的中藥有烏玄參、黑丑、墨旱蓮等;色白的中藥有白芷、白果、白礬、蔥白、薤白等。

  因進口國名或譯音而命名:某些進口藥材是以進口國家或地區(qū)的名稱來命名的。如安息香、蘇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國、蘇合國的國名來命名。有的在藥名上冠以“番”、“胡”、 “西”等字樣,以說明當初并不是國產(chǎn)的藥物,如番瀉葉、番木鱉、胡椒、胡麻仁、西紅花、 西洋參等。有些外來藥,由于沒有適當?shù)乃幟?,則以譯音為名,如訶黎勒、曼陀羅等。

  因生長季節(jié)而命名:如半夏在夏季的一半(農(nóng)歷五月間)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夏天無等都是生長到夏至后枯萎,故冠以夏。

  因人名而命名:有些中藥的用名帶有傳說色彩,這些藥多半是以發(fā)現(xiàn)者或最初使用者的名字來做藥名。如使君子,相傳是潘州郭使君治療兒科病的常用藥;劉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傳說這個藥是由劉裕發(fā)現(xiàn)的;杜仲一藥,相傳是古代有一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藥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而命名。

趣味藥名

虎耳草

虎耳草。(圖源于網(wǎng)絡(luò))

  以十二生肖命名——如鼠粘子、牛膝、虎耳草(金絲荷葉)、兔子草、龍膽草、蛇舌草、馬鞭草、羊蹄根、猴頭藤、雞血藤、狗耳朵草、豬沙沙草(馬齒莧)等。

  以天地人、日月星辰命名——如天南星、地骨皮、人見愁(又名血見愁)、千日紅、六月雪、滿天星等。藥名道出特征,貼切傳神。

  以春夏秋冬、東南西北命名——如春辛草、夏枯草、秋白菊、冬葵子、東陽草、西赤芍、南茨實、北鶴虱等。名中含有時令和方經(jīng),教人適時采收。

  以長幼輩份稱呼及神仙玉佛命名——如蒲公英、雷公藤、益母草、婆婆針(盲腸草)、妹妹草(水草頭)、灰神、仙鶴草、玉米須、佛手瓜等。

  以顏色命名——如紅花、黃皮葉、板藍根、白茅根、黑芝麻、青枯葉、紫蘇葉等。

  以數(shù)字命名——如半枝蓮、一見喜、二色花藤(金銀花)、三七草、四葉參、五茄皮、六月雪、七葉一枝花、八寶、九龍根(虎杖)、十大功勞葉、百合、千斤草(牛筋草)、萬年青等。

被迫“改名換姓”的中藥

t018bfe479ce61899f5

元參。(圖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古代,為了避諱帝王的一些忌諱,就連一些中藥也難逃“改名換姓”的結(jié)局。

  山藥是一味補脾益腎的佳品,在歷史上經(jīng)歷了兩次改名換性。山藥入藥始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其名為“薯蕷”。到了唐代,因“蕷”與“豫”同音,為了避諱唐代宗李豫之諱,改名為“薯藥”。到了宋代,又因“薯”與“曙”同音,為了避諱宋英宗趙曙之諱而改為“山藥”,并一直沿用至今。

  玄參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其入藥始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玄者,黑也,故有“黑玄參”之名。到了清代,因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改“玄”為“元”,“元參”之名便由此而得。玄明粉也因避諱康熙皇帝之諱,被改為“元明粉”。

  延胡索常用來治療胃脘痛,早在南北朝時期便已入藥,名為“玄胡”。唐代始有“玄胡索”之名(見于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元代名醫(yī)王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諱,改玄為延也?!痹撍幰虼硕妹把雍鳌?。明代賈所學(xué)在《藥品化義》中稱其為“元胡索”,現(xiàn)常簡稱為“元胡”。

古人提親必備中藥材

女貞子

女貞子。(圖源于網(wǎng)絡(luò)

  古時候,婚禮延承傳統(tǒng)的“六禮”之習(xí),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納彩是婚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即提親。按民間習(xí)俗,當男子鐘情于女子時,便托媒提親問婚并送去彩禮,女方若愿結(jié)秦晉之好,便欣然接受。納彩既有花樣翻新的生產(chǎn)生活“實用品”,也有約定俗成、寓意佳妙的“吉祥物”。據(jù)唐代文學(xué)家段成式《酉陽雜俎·禮異》記載:納彩之物,其中有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棉絮、長命縷、干漆等。此外,也有加送女貞子和桃枝的。

  提親所贈之物寓意特別。合歡象征快樂幸福;嘉禾象征五谷豐登、家和萬事興;阿膠、干漆,象征二人如漆似膠、長久永固;九子蒲象征“多子”;朱葦象征可屈可伸、相互包容;棉絮象征溫暖柔和;長命縷象征健康長壽;女貞子象征愛情忠貞不渝;桃枝象征婚姻美滿、富貴平安,并能辟邪鎮(zhèn)宅。

  其中,合歡、阿膠、蒲草、干漆、女貞子、桃枝等皆為中藥材。合歡,解郁安神。阿膠,補血滋陰。蒲草,潤燥涼血。干漆,破瘀血,消積殺蟲。民間有系長命縷可免除瘟疫、祛病強身之說。女貞子,補肝腎,強腰膝。桃枝,活血通絡(luò),解毒殺蟲。嘉禾,多為藥食兼用。

傳說故事

  使君子與劉備

  相傳,三國時劉備的兒子劉禪患了一種怪?。好嫔S、四肢枯瘦,肚子脹得像面鼓。劉禪還經(jīng)??摁[著耍吃黃土、生米一類的東西。一天,風(fēng)和日麗,劉禪要去野外玩耍,劉備便派兩名士兵帶他去附近走走。誰知晚上回來,劉禪突然又吐又瀉,兩手捧著肚子直喊疼。劉備找來兩個士兵問他們劉禪在外邊到底吃了什么,一個士兵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小公子看見一種野果,哭喊著要摘,小的勸不住,就讓他摘幾顆玩,誰知……”劉備一聽,認為劉禪是吃野果中毒,便叫兩個士兵立即找醫(yī)生來。誰知那兩個士兵走后不久,劉禪便拉下許多蛔蟲和蛋花樣的糞便來,此后,他再也不哭鬧了,還嚷著肚子餓。等醫(yī)生來到時,劉禪早已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了。以后,劉禪的肚子也不脹了,黃土、生米一類的東西也不吃了。

  劉備看著兒子的身體一天天的好起來,十分高興。他想,定是那種野果治好了兒子的怪病。他便命那兩個士兵帶了十幾個人,到野外采集那種野果,并晾干,研成粉,散發(fā)給百姓,用于醫(yī)治此病。百姓服后果其十分有效。于是,老百姓抬著豬羊,敲鑼打鼓地來到劉備軍中致謝。劉備拿出這種狀似橄欖,但有棱角的野果問大家叫什么名字,大家都搖頭。這時,只見一書生模樣的人擠入人群,大聲說:“既然野果無名,而首先品嘗這種野果的人是劉使君的公子,那么就叫它‘使君子’吧!”眾人一聽,連連拍手叫好。從此,“使君子”便被作為一味中草藥,收入驅(qū)蟲藥的方劑中了。

  杜仲的傳說

  杜仲是杜仲樹的干燥樹皮,是補肝益腎的良藥,可以治療很多疾病,是中醫(yī)學(xué)家比較常用的中藥上品。關(guān)于杜仲這個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

  從前在洞庭湖畔有一群纖夫,他們由于每日彎腰拉纖,時間長了,都患上了腰膝疼痛的疾病。其中一個名叫杜仲的青年纖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上山采藥為己及同伴治療疾病。在途中遇到一個老翁,他便向老翁求教,老翁感動于他的心地善良,便給他一塊樹皮,并告訴他樹皮可以治療腰膝疼痛的癥狀。杜仲拿著這塊樹皮繼續(xù)上山尋找更多同樣的樹皮,等到他發(fā)現(xiàn)這種樹皮時便拼命采摘,但是由于他累得筋疲力盡,所以掉入洞庭湖內(nèi)。后來人們在湖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懷中緊緊抱著采摘的樹皮,纖夫們吃了這些樹皮后,身體上的疼痛都好了。人們?yōu)榱思o念杜仲的英雄作為,便把這種樹皮命名為“杜仲”。

  劉寄奴的傳說

  南北朝時,宋武帝劉裕,字寄奴,在稱帝之前是東晉的大將。相傳劉裕年少時, 一個深秋的傍晚從山上打柴回家,突然發(fā)現(xiàn)一條巨蛇橫躺在路邊草叢中,張口吐舌。劉裕拔出弓箭向蛇射去,箭中蛇身。那巨蛇帶著箭傷逃竄于草叢深處不見蹤影。第二天清晨,劉裕又上山去打柴,爬到半山腰忽然聽到樹林中傳來一陣杵臼聲,尋聲看去,只見有兩位青衣小兒正在搗藥。劉裕好奇地上前問道:“為何一清早在此搗藥,派何用處?”青衣小兒答道:“昨晚我家主人被一個名叫劉寄奴的少年用箭射傷了,我們把這草藥搗爛是為他治箭傷的?!眲⒃Uf:“那為什么不去找劉寄奴報仇呢?”青衣小兒道:“此人將來要做皇帝,不能報仇?!甭犃诉@番話,劉裕十分驚奇,脫口說道:“我就是劉寄奴。”兩個青衣小兒聽了便消失不見了。

  幾年后,劉裕投軍當了兵。由于他作戰(zhàn)勇敢,又通曉兵法,很快成了將領(lǐng),每當士兵們在作戰(zhàn)中受傷, 他就命人上山找來當年青衣小兒給蛇治箭傷的草藥為士兵們治傷,果然有效。不久,劉裕率兵北伐滅了南燕、后秦,成為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后來,人們?yōu)榧o念他,將當時他給士兵治傷的草藥命名為“劉寄奴”。

  鎖陽與薛仁貴

  唐代貞觀年間,邊陲遭遇異族侵犯,情況岌岌可危。名將薛仁貴奉唐太宗之命西征,一路順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又名鎖陽)時中了埋伏,被哈密國元帥蘇寶同包圍在城中,唐軍屢次沖擊突圍不成,只能苦守,將士們由此挨凍受餓。無奈之下,老將程咬金殺開一條血路,回長安討救兵。

  鎖陽,地處大漠,糧食匱乏。幸有當?shù)厝耸扛嬷竽杏幸环N像棒槌的肉質(zhì)地下莖根可以充饑,并獻給樣品。于是,薛仁貴命人在大漠中挖此物充饑。不料,吃了此物,全軍將士精神倍增,而此時敵軍懈怠,薛仁貴率部隊全力出擊,把準備不足的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而狼狽逃竄。沖出重圍的薛部與正恰趕到的援兵又乘勝追擊,終于把敵軍趕出邊境。薛仁貴班師,將當初被圍鎖陽城用植物根莖充饑收到奇效一事向唐太宗奏明。唐太宗大喜,馬上命人重賞獻植物根莖者。因為植物根莖長在鎖陽的大漠中,所以特賜名其為“鎖陽”。

  仙鶴草的傳說

  古時有兩個秀才進京趕考,途中路過一片沙灘地帶。時值炎夏,烈日當空,曬得他們汗流浹背,又渴又累。這時,一個秀才流出鼻血,另一個慌了手腳,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到哪里去尋藥呢?他們急中生智,用土塊塞,用紙堵,但都無濟于事,血又從嘴里流出來。正在這時,忽然看見一只仙鶴嘴里銜著一根草,慢慢從頭頂飛過。他們想,如果我們也像仙鶴那樣,長個翅膀,趕快飛走多好呀!他們用羨慕的口吻喊道:“仙鶴,仙鶴,慢慢飛呀,把你的翅膀借給我們用用,讓我們趕快飛出這個地方!”誰知仙鶴被他們這一叫,嚇了一跳,把嘴一張,銜著的野草掉了下來。他們打趣地說:“翅膀借不下來,先拿野草潤潤嗓子吧。”

  流鼻血的秀才急忙把野草放在嘴里嚼了起來,有了水分的滋潤,嗓子不干了,口也不渴了,沒一會兒,鼻血也不流了。他們高興地急忙趕路。后來,他們都中了進士,當了七品縣官,就派人到山上找那種野草。經(jīng)醫(yī)生辨認,證明當時仙鶴嘴里掉下來的草確實有止血之功。為紀念送草藥的仙鶴,人們給它取名叫“仙鶴草”。

  (資料綜合百度百科、中國中醫(yī)藥報、中醫(yī)中藥網(wǎng)等)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