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中華文化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之中國古代青銅文化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本次展覽展出了中韓日三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類精品文物約50件(組),充分呈現(xiàn)了三個國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傳統(tǒng)與科技、藝術(shù)成就。本期策劃重點介紹展覽中的中國古代青銅文化。

圖1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攝影:虞鷹)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創(chuàng)建110周年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亮相國博。本次展覽分為“中國古代青銅文化”、“韓國古代青銅文化”、“日本古代青銅文化”三個單元,匯聚中韓日三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精品約50件(組),通過三個國家各具特色的古代青銅器,呈現(xiàn)三國的傳統(tǒng)文化、禮儀文明與科技、藝術(shù)成就,闡釋三國古代文化的悠久歷史與人文底蘊,以及三國之間廣泛密切的交流與互鑒。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文化頻道特此推出系列策劃,本期策劃將重點介紹展覽中的中國古代青銅文化。

青銅禮樂文明奠定早期中華文明基礎(chǔ)

圖2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現(xiàn)場。(攝影:虞鷹)

  中國青銅禮樂文明奠定了早期中華文明的基礎(chǔ),也對世界其他地區(qū)的青銅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對世界古代文明的構(gòu)建作出了卓越貢獻。安徽壽縣蔡侯墓是中國考古重大發(fā)現(xiàn)之一,作為春秋晚期非常重要的諸侯國君主墓葬,蔡昭侯墓中出土青銅器486件,器型豐富,品類繁多,其中不乏制作工藝精湛、藝術(shù)水平高超的美器,也有鑄刻長篇銘文、史料價值極高的重器。

  “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單元重點展示了1955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的幾組代表性青銅器,以此闡釋先秦時代禮樂文明的深厚內(nèi)涵。重點展品包括蔡侯鼎、簋、尊、鑒、缶、方壺、編鐘等。

鼎簋組合與先秦禮樂文明

  鼎、簋是中國古代青銅禮器中最重要的食器組合,鼎用于烹煮食物、熱水或盛放肉食、調(diào)味品,簋則用于盛放煮熟的飯食。所謂“鐘鳴鼎食”,就是把鼎、鐘作為青銅禮樂器的典型代表,對中國青銅禮樂文明進行了高度概括。在商周時期,各級貴族會按照等級秩序制作不同規(guī)格、數(shù)量的青銅鼎、簋作為祭祀、禮儀用器。

  據(jù)文獻記載,周代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諸侯、卿大夫等其他貴族各有等差。鼎、簋的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作為日常飲食器具的實用屬性,被寄寓鮮明的政治、等級、禮儀、信仰色彩,甚至成為王朝最高政治權(quán)利的符號和象征。以鼎、簋組合為代表的青銅器用制度的形成、發(fā)展、演變,不斷映射著商周時代中國早期社會政治文化、禮儀制度、精神信仰、審美風(fēng)尚、工藝技術(shù)等各個領(lǐng)域的創(chuàng)造與演進。

圖3

蔡侯青銅鼎。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此次展出的蔡侯青銅鼎,是蔡昭侯墓出土銅鼎中體量最大的一件,且此種樣式的鼎在該墓中僅出土一件。學(xué)者們一般將這種形體碩大的鼎稱為鑊鼎,其功能是用來烹煮食物或犧牲。這件鼎的底部有明顯的煙熏痕跡,可見確曾用作烹煮器具。器蓋內(nèi)鑄有銘文,表明這是蔡侯申的禮儀性食器。

楚系青銅器的代表作之一——升鼎

  據(jù)文獻記載,將煮熟的牲肉放置在專門的鼎內(nèi)叫做“升”。這種侈口、束腰、平底的青銅鼎是春秋中晚期楚系青銅鼎的典型式樣之一,廣泛流行于長江流域,作為高級貴族使用的禮器。這種鼎應(yīng)該就是專門盛放熟肉的升鼎。

圖4

蔡侯青銅升鼎(兩件)。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升鼎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南方楚系青銅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只有國君級別的高級貴族才能使用。安徽壽縣蔡昭侯墓出土此形青銅鼎7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屬配套使用的一組列鼎,與蔡侯申的身份地位相匹配。出土?xí)r,每件鼎中均附有一件青銅匕,器腹內(nèi)壁鑄有銘文。

青銅酒器與古代社會風(fēng)尚

  在商代,酒器是最受重視的青銅禮器門類。在政治文化、社會風(fēng)尚等多種因素的變革影響下,周代青銅酒器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祭祀典禮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器類之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酒器的種類十分多樣,壺的造型沿襲西周以來的風(fēng)格,但裝飾更為繁復(fù)華麗,藝術(shù)價值頗高,尊缶則是南方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新型酒器。

  青銅壺

圖5

蔡侯青銅方壺。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這件造型精美的蔡侯青銅方壺,是蔡昭侯墓出土的2件方壺中的一件,蓋頂作鏤空蓮瓣形,頸部有蟠螭紋,兩耳為獸形,以四伏獸作足,姿態(tài)流暢生動。壺頸內(nèi)側(cè)有銘文“蔡侯申之滆壺”。青銅壺是歷史上使用時間較長的酒器類型,從商代沿用至漢代甚至更晚。這件方壺體量較大,氣勢恢宏,充滿了濃郁的復(fù)古氣息,其腹部所飾田字格紋及頸部略呈梯形的連續(xù)紋帶,均是流行于西周晚期青銅壺上的裝飾元素。

  青銅尊

圖6

蔡侯青銅尊。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尊是一種體量較大的盛酒器,主要流行于商代中晚期至西周中期。春秋時期,僅在漢淮流域和江南地區(qū)還可以見到此類酒器,表現(xiàn)出明顯的復(fù)古傾向。這件尊器體似觚而較粗,下腹凸起,上飾饕餮紋。器內(nèi)壁鑄銘文23行92字,記述了蔡昭侯為大孟姬作媵器之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冰箱——鑒、缶組合

  尊缶是一種盛酒器,在楚文化區(qū)域出土較多。青銅尊缶只出土于等級較高的貴族墓葬中,一般平民墓葬往往用仿銅的陶尊缶替代,而方尊缶又比圓尊缶更為珍稀。鑒與缶配合使用時,缶內(nèi)盛酒,鑒則用以盛放冰塊,以作冰鎮(zhèn)之用。這種器物組合可以看作中國最早的冰箱。

圖7

蔡侯青銅方缶。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圖8

蔡侯青銅方鑒。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蔡昭侯墓共出土鑒、缶組合4套,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式樣。方缶置于方鑒之中,圓缶置于圓鑒之中。此套方形鑒、缶器身均飾以紅銅鑲嵌的獸紋,這種風(fēng)格的銅器多見于春秋晚期一些高級墓葬。方鑒的口沿部位有銘文“蔡侯申之尊匜”,尊缶的蓋、器口部位均有銘文“蔡侯申之尊缶”,表明這些都是蔡侯之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器用制度與禮樂變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王朝走向衰微,諸侯群雄并起,以鼎、簋為代表的青銅器用制度不再被嚴格遵守,僭越現(xiàn)象頻繁出現(xiàn)。蔡昭侯墓中隨葬了3種式樣的鼎18件、簋8件,其中既可以看到中原地區(qū)王朝傳統(tǒng)的延續(xù),也可以看到南方地區(qū)鮮明的楚文化地域風(fēng)格。

  青銅簋

圖21

蔡侯青銅簋。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此類方座簋是楚文化區(qū)域春秋至戰(zhàn)國時期的流行式樣,方座的造型是沿用周文化類型的青銅器,可謂一種復(fù)古的樣式,但也體現(xiàn)了楚人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如蓮瓣形的捉手仿自春秋早中期以來中原一帶青銅壺蓋裝飾,蔡侯墓出土的方壺上也有此類裝飾。方座各邊中心有方形鏤孔,也有別于西周早期方座簋的風(fēng)格。

  蔡侯墓出土相同形制的銅簋8件,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有4件,另外4件藏于安徽博物院。其造型為方座簋,器蓋有蓮瓣形捉手,獸形耳,器蓋、器身與方座均飾蟠螭紋。蓋內(nèi)鑄銘文2行6字“蔡侯申之滆簋”。

  禮儀性盛食器——簠

  簠的功能與簋相近,是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飯食的器皿?!吨芏Y.地官.舍人》記載:“凡祭祀,共簠簋?!斌话銥閳A形,簠則皆為方形,簠的器與蓋形狀相同,上下對稱,合起來為一件整器,分開則可作為兩件器皿單獨使用。

圖11

蔡侯青銅簠。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壽縣蔡侯墓出土青銅簠4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2件。器、蓋同形,蓋內(nèi)及器底各有銘文2行6字:“蔡侯申之飤簠”。這種簠是春秋晚期流行的式樣,沿用至戰(zhàn)國早期,其器座有加寬加高的演變趨勢。

  青銅敦

圖12

蔡侯青銅敦。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蔡侯墓出土青銅敦兩件,此為較小的一件。蓋與腹同形,上有三個蹄形足和兩個環(huán)鈕。

  敦是盛放飯食的器皿,其形制特點是蓋與器相合呈球形或卵圓形。這種類型的敦是春秋晚期末段至戰(zhàn)國早期流行的式樣,細長而外撇的蹄形足明顯受到楚式鼎足影響。楚墓中的用敦現(xiàn)象在春秋晚期末段較普遍,所用數(shù)量以1至2件居多。

青銅兵器——青銅劍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間征戰(zhàn)頻繁,青銅兵器制造空前繁榮。各國都有嚴格的監(jiān)造兵器的制度和相應(yīng)職官。商周時期最常見的兵器有戈、矛、鉞、劍等。由于吳越地區(qū)的地勢不適合車戰(zhàn),步兵較多,劍的使用量比較大,因此吳越地區(qū)相對更重視劍的鑄造和使用,其鑄劍水平高超,生產(chǎn)的兵器聞名天下,廣泛流行于各個諸侯國。

圖13

青銅劍。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此劍劍體較長,圓莖,上有兩周箍,圓首,孔中鑲嵌綠松石。壽縣蔡侯墓共發(fā)現(xiàn)4件青銅劍,1件殘斷,1件殘缺,另2件銹蝕嚴重,已殘碎不成形,其中一件發(fā)現(xiàn)時位于墓主人腰間,應(yīng)該是蔡侯申生前佩帶之物。

  青銅劍在西周早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最為盛行,其形制的變化特點是劍體逐漸加長。貴族隨身佩帶的劍除了自衛(wèi)防身功能外,也成為一種身份等級的標志。戰(zhàn)國時期,隨著鐵劍的流行,青銅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圖14

吳王光青銅劍。吳王光時期(公元前537年-前496年)1964年山西原平出土(攝影:虞鷹)

  此劍為吳王光自作用器。吳王光即吳王闔閭,公元前537-前496年在位。他任用楚國舊臣伍子胥和齊人孫武,強兵興國,曾攻克楚國都城郢,迫使楚昭王出逃。吳王光與蔡侯申曾長期同時在位,蔡侯墓出土有大量吳王光鑄造的青銅器,體現(xiàn)了蔡、吳兩國高級貴族之間以婚姻紐帶為基礎(chǔ)的密切交往。

青銅水器與沃盥之禮

圖15

古代繪畫中的盤匜使用場景。(攝影:虞鷹)

  在商周時期的祭祀禮儀場合,青銅水器多用于盛水或奉行沃盥之禮。商周時期的貴族在參加祭祀、宴饗時,多要先行沃盥之禮,用匜或盉往手上澆水,用盤承接洗過手的廢水。西周中期以前多將盤和盉配套使用,西周晚期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則常將盤和匜搭配使用。

圖16

蔡大司馬青銅匜。春秋晚期(約公元前570-前553年)傳世品(攝影:虞鷹)

  這件匜為蔡國大司馬燮為其庶長女孟姬陪嫁制作的媵器。其流蓋上有浮雕獸面,鋬?yōu)楣吧砭睚埿?,?nèi)底鑄有銘文:“唯正月初吉丁亥,蔡大司馬燮作媵孟姬赤盥匜,其眉壽無期,子孫永保用之”。蔡大司馬燮是蔡莊侯的兒子,當(dāng)時楚國強盛,蔡國不得不聽命于楚,燮欲聯(lián)晉抗楚,后失敗被殺,相關(guān)事跡在《左傳》等史籍中有記載。

  匜為水器,用以行沃盥之禮,常與盤配套使用。蔡大司馬盤銘文與此器基本相同,當(dāng)屬同一組合。

青銅禮器與婚姻傳統(tǒng)

  青銅禮器中的媵器可以看作周代貴族為出嫁女性所作的嫁妝,是周代不同國族之間締結(jié)婚姻關(guān)系的重要物證。蔡侯申尊銘文中的“敬配吳王”,是蔡、吳兩國通婚的證明。“同姓不婚”是西周時期普遍奉行的婚姻法則。蔡、吳兩國同屬姬姓,本不能相互通婚。從蔡侯尊及其他器物銘文來看,在紛繁復(fù)雜的政治外交形勢下,同姓不婚的傳統(tǒng)在此時已被打破,同姓之間也存在締結(jié)婚姻的可能性。

圖18

蔡侯青銅盤。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這件盤為圈足盤,腹壁設(shè)四個爬獸形耳,造型別致。器物內(nèi)有銘文16行92字,內(nèi)容與蔡尊銘文相同。這件盤也是蔡侯申為大孟姬出嫁吳國所作的陪嫁用器之一。

圖17

大孟姬青銅盥缶。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這件青銅缶口沿有銘文“蔡侯申作大孟姬媵盥缶”,是蔡侯申為大孟姬所作的媵器。盥缶又稱浴缶,是用于盥洗的水器,一般形體較大,有提鏈,可供兩人提攜。這件缶有獸首形耳,肩上有圓餅形裝飾,周身嵌銅花紋,是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器物,中原地區(qū)較為少見。

青銅樂器與禮儀文化

  樂器是出現(xiàn)較早的一種青銅器類,早在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遺址中,就發(fā)現(xiàn)了青銅制作的樂器——鈴。在商周時期,樂器被賦予禮制色彩,成為中國古代禮樂文化的重要物質(zhì)載體,在祭祀、宴饗等禮儀場合中使用,也成為等級和權(quán)利的象征。青銅樂器在春秋時期取得顯著發(fā)展,不僅器類豐富,已具備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還增加了很多半音音程,演奏功能大大提高。

圖19

蔡侯青銅編鐘。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此組編鐘出土?xí)r共12件,這是經(jīng)修復(fù)較為完整的9件,形制、紋飾相同,大小依次遞減,其中一件正背面有銘文,約14行,銹蝕嚴重,字數(shù)不詳。器腔體作合瓦狀,器身飾蟠螭紋,細密繁復(fù),凹凸有致。春秋時期,編鐘的數(shù)目比西周時期有所增加,構(gòu)成完整的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懸掛鐘體的柄形物稱“甬”,使用時,有甬的甬鐘傾斜懸掛,無甬的鈕鐘則垂直懸掛。

圖20

蔡侯青銅鈕鐘。蔡昭侯時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這是蔡侯墓出土9件鈕鐘中的一件,正背面共有銘文82字,自名“歌鐘”。蔡侯墓出土的9件鈕鐘中,5件自名“歌鐘”,4件自名“行鐘”。歷代傳世和近年出土的青銅鐘,自名“歌鐘”者非常少見。有學(xué)者認為,歌鐘為上層貴族日常宴享所用,行鐘為外出巡狩征行時所用。此“歌鐘”銘文中“蔡侯”后一字被鏟去,原因不明。銘文還記載蔡侯輔佐楚王作出了貢獻,反映了當(dāng)時蔡國作為楚國附庸的史實。

圖22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現(xiàn)場。(攝影:虞鷹)

  中國古代青銅文化最早出現(xiàn)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周時代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主體時期,以鼎、簋、鬲、甗、觚、爵、斝、尊、鐃、鐘、鈴、鏡、戈、矛、劍、戟等為代表的飲食器、樂器、兵器、裝飾品、車馬器將中國古代器用制度與禮樂文明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孕育出博大精深且獨具特色的青銅禮樂文明。

編輯策劃:虞鷹   攝影: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