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國出土的最重金器如何與海外結下“金”玉良緣?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物收藏      2023-02-24 20:27:19

  東西問·鎮(zhèn)館之寶 | 楊海濤:中國出土的最重金器如何與海外結下“金”玉良緣?

  中新社南京2月24日電 題:中國出土的最重金器如何與海外結下“金”玉良緣?

  ——專訪南京博物院研究館員、典藏部副主任楊海濤

  中新社記者 楊顏慈

  西漢金獸是漢代金器制作工藝的代表作品,1982年出土于江蘇省盱眙縣南窯莊窖藏,現藏于南京博物院(簡稱“南博”)。金獸重達18.2斤,是迄今中國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

  以金獸為代表的國寶級文物,如何在對外交流中與海外結下“金”玉良緣?南京博物院研究館員、典藏部副主任楊海濤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金獸的歷史、工藝及背后的時代文化。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南京博物院館藏文物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已達43萬余件。西漢金獸何以成為南博的鎮(zhèn)館之寶?其稀有度、考古價值、藝術價值體現在哪里?

  楊海濤:金獸以黃金鑄造,高10.2厘米,身長16厘米,寬17.8厘米,重18.2斤,含金量達99%,是目前中國考古發(fā)現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

  金獸全身作蜷曲匍匐狀。雖然形貌兇狠、瞪眼俯耳、張口露齒,但因頭部枕在前足上,且有點神化意味,望之反生親切感;加之頸部鑄有項圈,給人以馴獸的印象。獸身底面中空內凹,刻有“黃六”兩字。雖作隸書,但不失小篆遺風,是鑄成后再刻的。字跡細小,但很清晰。

  金獸出土后,專家對金獸用途的猜測主要分為幾個流派:第一個說法是鎮(zhèn),比如席鎮(zhèn),用來壓天子席子的四個角;第二種看法認為金獸是用以鎮(zhèn)庫,也是國家財富的象征;第三種說法則認為,金獸是一種類似秤砣的度量衡權器,用來衡量重量。從目前考古結果來看,金獸作為鎮(zhèn)庫的可能性較大。

  金獸最大的價值在于其唯一性。一方面,金獸的黃金純度達99%;二是年代久遠,可追溯至西漢時期;三是體型龐大,重量達18.2斤,至少在中國,目前沒有發(fā)現比它更早更重的金器。

  此外,同時期的金器,多以單一工藝形式呈現。金獸將古代金屬鑄造工藝和金器錘擊工藝結合,這在當時十分罕見。

西漢金獸。受訪者供稿

  中新社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金獸的出土過程以及納入館藏的歷程。

  楊海濤:1982年2月,在江蘇盱眙縣穆店鄉(xiāng)南窯莊,當地村民萬以全在清理排水溝中淤泥時,發(fā)現了一批楚漢時期的珍貴文物。出土的文物有一件銅壺,其余大多數是金器,以金幣居多,總重量達20多公斤,是當時的一項重大考古發(fā)現?,F場勘察證明,這里原是一處古代窖藏,器物保存完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放置在銅壺口上的金獸。

  銅壺里的26枚金幣呈馬蹄形,馬蹄金正是西漢時期的稱量貨幣,因此推定此次出土的文物多來自西漢時期。

  2015年12月,考古工作人員在南昌西漢大墓主棺的外棺里面提取了多件馬蹄金和金餅。郭晶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學界推測金獸具體是哪種動物?

  楊海濤:金獸的特征是頭大、身短而粗壯。獸頭臥伏在上,俯耳瞪眼,頸部有項圈三道,頭頂有一環(huán)紐,通體錘飾圓形斑紋。這些斑紋是鑄成后,特意用工具錘擊上去的,每個斑紋大小相當,呈不規(guī)則的圓形。目前,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從金獸全身滿布斑紋來看,將它斷為“豹”更為準確。

  但也有學者認為,該器物的形象,可能是老虎或獅子。亦有個別說法認為此物件是貔貅,也就是俗稱的“吞金獸”。對于金獸究竟是什么動物,目前學界仍沒有一致的看法,這也是“神獸”的未解之謎。

2019年6月,參觀者在南京博物院觀看展出的西漢金獸。蘇陽 攝

  中新社記者:同時期的金器金飾多用單一工藝,且形態(tài)多以虎、龍等為主。金獸不僅工藝特別,形態(tài)也別具一格,是什么造成了這種獨特之處?

  楊海濤:西漢時期,制金主要有兩種工藝:一個是鑄造,用模具形成特定形狀的黃金制品;另一個是鍛造,用敲打、鍛打、錘打來塑造金器表面的花紋。

  這只金獸身上,罕見地發(fā)現這兩種工藝同時存在。在制作這只金獸的過程中,工匠是先把表面錘擊,在同時期其他的黃金工藝上,直至后代,這一技法都不常用。我認為,這種鍛造技術,以及金器的獵豹(曾棲息于西亞地區(qū),中國無野外分布)體形,說明當時中外在金器鑄造和鍛造工藝上已經產生相互影響。

2006年12月,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西漢金幣馬蹄金。張波 攝

  通過研究文物,可以發(fā)現,中外在金器鑄造和鍛造領域的技術交流,始終不曾中斷。在唐代,中國的制造工藝受到歐洲影響,在金器上會出現一些類似宮廷圖騰的花紋。明代,中國形成本土特色的黃金花紋,紋飾和造型與之前的年代截然不同。到了清代,各式各樣的圖騰花紋則展現了東西方工藝,從互相學習到內發(fā)結合的過程。

  中新社記者:合東西之所長的文物,在當下應如何成為“外交使者”,讓中外文化更好地交流、碰撞、融合?如何用文物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楊海濤:文物外交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一種方式是讓文物赴外展出,直接走進外國人的生活中,讓他們感受到中國的文物之美及中華歷史之悠久。南博曾到日本、美國、歐洲等地展陳館藏文物。另一種方式是通過媒介,也就是文創(chuàng)產品達成。

  現在文物做成文創(chuàng)產品很普遍,但很多文創(chuàng)產品的公眾接受程度卻不高。在我看來,一是沒有把文物中的故事講透;二是展陳未能很好地表現出文物與時代的關系。對公眾來說,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這對文創(chuàng)的要求很高,也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此外,文物的文創(chuàng)產品在部分題材的選擇上沒有充分貼近民眾。大多數民眾看到的“文物世界”和專家眼中的是不一樣的。如何實現“雙向奔赴”是我們需要做的事。而這種契合,不僅是與國內受眾的契合,還要讓海外受眾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需要持續(xù)與受眾進行交流,深挖其需求和興趣點。

金獸赴日本參加外展。受訪者供圖

  從趨勢來說,我們希望逐步打造沉浸式的博物館,讓大家“走”進去。以前,博物館里都是講解員說講解員的,你能理解多少與我無關?,F在,希望大家都參與進來,通過沉浸式的展覽,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展覽,讓中外實現文物交流、文化融通、民眾互動。

  感同身受、分眾傳播是文物外交的重要一步。譬如金獸,其本身就是東西方交流的縮影,其造型就是中西方交融的實證?,F在,各國間不僅通過外展學習交流,也互相研究彼此的文物。我希望能從學術層面的文物交流,逐步擴展至各國公眾間的交流互動,不斷加深東西方文明互鑒。(完)

  受訪者簡介:

  楊海濤,南京博物院研究館員、典藏部副主任。國家文物進出境責任鑒定員、江蘇省館藏文物鑒定定級專家組成員、江蘇省文物保護專家?guī)斐蓡T、長三角區(qū)域文物專家?guī)斐蓡T、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特聘委員。

  研究方向為古代雜項文物鑒定、古代工藝研究、近現代文物研究、藏品管理研究等。著有《歷代織繡》《漆器鑒賞收藏》《古代家具30講》《古錢幣》等專著,先后在《中國歷史文物》《東南文化》《藝術百家》等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過專業(yè)論文和文章40余篇。多次受各級文物局、高校等機構邀請,擔任文物鑒定、文物藏品管理課程講授教師。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