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赴邯鄲大名和唐山玉田開展“樂道拾遺,匠心筑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社會綜合      2023-09-14 19:31:24

2023年7月22日至27日,河北工程技術學院軟件學院“燕趙拾遺隊”先后前往非遺之鄉(xiāng)邯鄲市大名縣和唐山市玉田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樂道拾遺,匠心筑遺”為主題,旨在讓同學們近距離接觸民族文化,親身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實踐活動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培養(yǎng)同學們對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情感,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fā)展。此次實踐活動不僅促進了學校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而且?guī)椭瑢W們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更好的傳承和弘揚了中華美學精神。

大名草編和玉田泥塑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燕趙地域文化中極具藝術美意蘊的特色文化。品種繁多,形式各異,工藝精湛,融觀賞性、藝術性于一身,十分符合當今人們的審美觀念。此次實踐,燕趙拾遺團隊成員以大名草編和玉田泥塑為調研項目,參觀博物館、文化館、展銷館,走訪非遺傳承人,探訪非遺之鄉(xiāng)工匠,同時在民間街頭和村委會以及村民家中進行訪談調研。

實踐前期

實踐活動前期,團隊成員們大量查找非遺相關的資料,將收集到的材料、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經過仔細篩選,最終確定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名草編和玉田泥塑為此次實踐項目。團隊指導老師為團隊成員開展了動員大會,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識,同時激發(fā)了大家的實踐動力,為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實踐過程

第一站·參觀博物館、展銷館和文化館

2023年7月22日,“燕趙拾遺隊”成員在團隊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邯鄲市大名縣博物館。團隊成員參觀了博物館陳列的草編時裝,這些草編服飾表達出了人們內心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曾多次在大型活動中展覽,遠銷歐、亞、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草編的傳承者經過智慧的創(chuàng)新和其精湛的技法,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幅幅嘆為觀止的作品。隨后團隊成員來到了邯鄲市大名縣大名府城墻上的傳統(tǒng)草編展銷館,傳統(tǒng)工藝品融入現(xiàn)代元素,做到了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完美融合,在盈利的同時發(fā)揮了其文化價值。近年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機器制造帶來的沖擊,傳統(tǒng)手工草編的發(fā)展陷入了困境。大家意識到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刻不容緩,傳統(tǒng)文化產品的創(chuàng)新尤為重要。

圖為博物館內收藏的草編時裝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在參觀展銷館內的草編制品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參觀草編展銷館后合影

隨后,實踐團隊跟隨館長來到了泥塑文化廳,館長帶領實踐團隊參觀了玉田泥塑的工作室,里面不僅包含許多玉田泥塑的代表作品,還有罕見的加工泥塑的機器,是為了更好的保存泥塑的一種現(xiàn)代創(chuàng)新嘗試,除此之外,在制作材料上也有新的嘗試。每周,文化館內都會開展活動,為廣大公民普及玉田泥塑的知識,為廣大兒童埋下歷史的種子。

圖為文化館館長在與團隊成員講解泥塑

圖為當?shù)貙W生來文化館參觀活動

圖為結束后團隊成員與文化館館長的合影

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我們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向身邊的每一個人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底蘊,讓他們感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發(fā)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和傳承這項寶貴財富的行列里來。

第二站·走訪非遺傳承人

2023年7月22日——26日,“燕趙拾遺隊”的成員先后前往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草編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群英女士的草編工作室和玉田泥塑傳承人泥人王工作室,開展了此次研學實踐活動。團隊成員來到了大名草編傳承人王群英的工作室,被其陳列的栩栩如生的草編京劇臉譜、精美的草編提袋、草編貼畫和草編冰墩墩所吸引,王群英向大家教授了草編的編織方法,同時大家了解到如今草編原料缺失,傳播受眾也越來越少,草編文化在年輕一代面臨著失傳。我們應把重點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切實保護上來,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圖為草編傳承人王群英

圖為草編傳承人王群英的草編工藝品展覽

圖為實踐完成后“燕趙拾遺”團隊全體成員與草編傳承人王群英的合影

隨后,2023年7月26日“燕趙拾遺隊”成員在團隊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唐山市玉田縣泥人王工作室進行研學實踐,親身體驗玉田泥塑的制作方法,感受泥塑的魅力。來到泥人王工作室,屋子四周擺放的一個個泥塑色彩鮮艷,工作人員楊老師向研學的一行人講述了泥塑的歷史故事并分別對其他動物以及戲曲人物進行了詳細介紹。泥人王工作室經常組織學校的孩子們體驗泥塑的制作,參與各種演出與展覽,讓更多人認識泥塑這門手藝。泥人體驗過程中,團隊成員了解到了傳承人王振鋒和王輝的故事,大家體會到傳承非遺文化堅持不懈是關鍵,而如此日復一日堅守的重要原因,便是他們心底對非遺文化泥塑深深的熱愛。

圖為團隊成員在體驗泥塑制作

圖為團隊成員與傳承人的合影

走訪傳承人結束后,同學們不僅僅感受到了大名草編和玉田泥塑別樣的魅力,激發(fā)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愛,而且從傳承人身上學習到了對非遺文化的那份堅守與熱愛。大家紛紛表示要通過自己的力量,向身邊的人和自己的家鄉(xiāng)宣傳非遺文化,同時發(fā)動更多的人去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真正的保留住這項寶貴財富,將它傳承下去。

第三站·探訪鄉(xiāng)村工匠

2023年7月23日,“燕趙拾遺”暑期實踐團隊成員在團隊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先后到達了大名縣高馬莊村、小屯村和北劉莊村。首先實踐團隊來到了高馬莊村一戶具有多年草編編織經驗的老人家里,在老人的引導下,大家制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草編作品,這次寶貴的經驗讓實踐團成員們體會到了草編工藝的價值與魅力。接著團隊成員在村子街邊對村民進行訪談,大家了解到原材料的短缺使得草編的生產越來越難,草編與如今精美的裝飾品相比缺少競爭力,導致收購價格十分低廉,團隊成員來到了高馬莊村村委會,和村支書進行了交談。團隊成員提議可以讓老一輩的草編手藝人進校園,激發(fā)孩子們對草編文化的興趣,同時可以舉辦小型的草編編織活動,發(fā)動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來嘗試著接觸這項技藝。村支書十分贊成團隊成員的提議,表示會計劃開展這些活動,不讓這項傳統(tǒng)技藝在年輕一代丟失。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在高馬莊村村民家中學習草編編織

圖為團隊成員在高馬莊村街頭與村民進行問卷訪談

圖為團隊成員在向村民進行問卷訪談

圖為團隊成員在與村支書交談后的合影

2023年7月26日,“燕趙拾遺隊”成員在團隊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唐山市玉田縣楊家套鄉(xiāng)西高坵村,拜訪了非遺工匠楊桂亭奶奶。楊奶奶雖已過古稀之年,但一直堅持制作泥人,楊奶奶告訴我們,雖然知道泥塑的人很少,但還是有人愿意學習并傳承泥塑的制作,也曾由學校邀請她去給學生講課。隨后,團隊成員找到了幾名村民進行交談,上了年紀的村民們幾乎所有人都會捏泥人,到了70、80年代開始有更多可以維持生計的營生就很少有人再捏泥人了,許多年輕人都不會制作泥塑,傳統(tǒng)技藝在年輕一代已經不受重視。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向楊桂亭老人學習捏制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民進行訪談

圖為團隊成員結束后的合影

隨著工業(yè)化時代的快速到來,機器轟鳴取代了手工勞作,許多老手藝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他們身上及其手工藝品中所蘊含的工匠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每個人都應該為傳統(tǒng)技藝的發(fā)展貢一份力量,多選擇購買非遺工藝品,積極給政府建言獻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來,相信隨著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非遺文化技藝必將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將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實踐后期

非遺文創(chuàng)、家鄉(xiāng)宣講活動

實踐后期,為了讓同學們在非遺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中獲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非遺文化的魅力,團隊成員在自己家鄉(xiāng)的興趣班向中小學生宣傳非遺文化,講解了大名草編的歷史、工藝特點及編織技巧,團隊成員鼓勵他們到學校以后可以講給自己的同學們,做傳播非遺文化的踐行者。接著團隊成員向自己家鄉(xiāng)的村民介紹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用通俗的語言講述了傳承非遺文化的意義。團隊成員還到自己家鄉(xiāng)的廣播站給廣大村民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動村民們一同關注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傳播非遺文化的行列里來。不僅如此,團隊成員還根據(jù)自己在實踐時所觀察到的草編和泥塑的形狀特點,以及所了解到的草編和泥塑的傳承現(xiàn)狀和各自特殊的寓意進行了非遺文創(chuàng)的設計,以此擴大非遺文化的宣傳。

結語

學校為同學們搭建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深刻培養(yǎng)了學生們保護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非遺的宣傳和傳承其實從未停歇,每一個人都應該盡自己所能把非遺文化傳播出去,做好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者?!把嘹w拾遺隊”作為一支懷有赤誠之心、保持熱愛并且富有責任感的團隊,今后會不斷通過更加創(chuàng)新多元的方式使非遺宣講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非物質文化遺產永不會被時代遺忘。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