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一個平靜又不平凡的一年 兩岸青年交流的回顧與展望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0-12-31 11:50:44

       作者 羅鼎鈞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博士生

      2020年庚子年是一個不平靜又不凡的一年,因為在2020年里受到疫情的影響,自一月初自臺灣回到大陸家里也近一年沒有回過臺灣,超過300多天的日子里也創(chuàng)下個人在大陸連續(xù)生活最久的一次紀錄。不只我如此更多的是長期往返兩岸的“兩岸族”在這次疫情之下也都是如此,以往說走就走的兩岸行和兩岸交流,在2020庚子年也按下了一個暫停鍵,但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次疫情之下更讓人看見兩岸關系最真實的一面,但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兩岸青年的交流不能中斷,因為始終將“兩岸青年交流”作為人生職志之一的我來說,只要自己能力就一定會盡最大的力量不斷的促進兩岸青年交流與融合,因此在2020年庚子年,除了有幸參與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海峽論壇盛事外,自己也組織了不少在線與線下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因此以下就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并結合自己的研究做結合來貫穿全文。

      回首今年一月底,當時正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陸各省市無不都進入防疫緊戒工作,筆者居住的沈陽也在第一時間進入防疫階段,原本該車水馬龍的沈陽市區(qū)人潮都顯得格外冷清,整個城市瞬間都變得特別安靜一直到現在。當時從除夕整整兩個多月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天天待在家里陪伴著家人,并且無時無刻關注整個疫情的發(fā)展,全沈陽除了稀稀落落落的人潮外,其他基本的生活機能運作都非常的正常,在此就將這段期間在沈陽生活的日常做個簡單的分享,但是臺灣新聞媒體卻大肆報導大陸各地“封城”并誤導臺灣民眾,使得臺灣的親朋好友都為我感到擔憂,其實當時除了武漢地區(qū)封閉外,沈陽市采取的是“封閉式管理”,原本快遞和外賣都可以送到家門口,在采取“封閉式管理”后,就得本人親自下樓到社區(qū)門外取快遞和外賣。因此在這段時間,依然可以運用在家里滑手機訂外賣和取快遞。在此舉個小小的例子,為了防范疫情人與人的接觸,肯德基外賣還特別貼心在手機APP上,讓顧客點可以點選無接觸外送,即將餐點放在社區(qū)門衛(wèi)指定地點,讓顧客在自行取用。當時除了在家做好防疫工作外,為了給予當時身負一線的防疫人員加油打氣,此刻就和幾位在大陸發(fā)展的臺灣好友討論著,不管身處兩岸何處的臺灣青年朋友,我們都沒有閑著,不管是哪個群體咱們都無時無刻關心的大陸疫情,特別是我們群在大陸打拼奮斗的臺灣青年,大陸就是我們的家。因此我和一位臺灣學弟共同發(fā)起的“兩岸九座城市!九位臺青!共同為武漢加油!”的短片一同來為武漢加油打氣,我們希望兩岸同胞在此刻,兩岸中國人眾志成城不分你我,共同面對疫情并戰(zhàn)勝疫情。當時也是希望向更多廣大的臺灣島內鄉(xiāng)親說,我們在沈陽一切都安好,真的不像臺灣網上和媒體說的那么緊張離譜。

      在大陸取得階段性抗擊疫情的成果之后,兩岸青年交流不知不覺受到影響而出現了一個暫停鍵,但為了不讓這個暫停鍵持續(xù)太久,筆者也與幾位兩岸青年好朋友共同發(fā)起了“兩岸青年發(fā)展云講座”,因為疫情期間兩岸青年交流礙于時空限制,急需多樣化的交流模式,為兩岸青年發(fā)展鋪橋造路不停歇,擴大兩岸青年交流發(fā)展的質與量提升,云講座邀請當前兩岸青年才俊談方法、講經驗,為兩岸青年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更美好的前景。因此自八月起的第一講本人親自主講的“西進大陸求學看這一波就知道了”講述如何來到大陸求學后,后續(xù)也成功舉辦了共計七期的“兩岸青年發(fā)展云講座”,內容包含兩岸求學、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跟自身發(fā)展的有關內容,講座平均吸引超過200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第五講時更時達到1000余人參與直播互動,共累計達3000多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其中。這樣在線講也是自我摸索自己規(guī)劃自己號召,秉持著今日不做明日會后悔的心態(tài),狠下心從規(guī)劃到每一期的規(guī)劃宣傳全程參與,就是秉持一個初心必須持續(xù)兩岸青年有更多交流與融合。因為不管在如何再困難,堅持的“兩岸青年發(fā)展云講座”也即將邁入第八講,我也告訴自己“做就要做到最好”。

      除了自己主辦的“兩岸青年發(fā)展云講座”線上活動外,眾所知周當前兩岸關系受到民進黨當局的阻撓,疫情之下更讓人看清民進黨當局的“雙標”,大陸配偶、大陸學生和眾多兩岸族無法順利臺求學與家人團聚,但更多的是疫情期間讓島內臺灣青年對大陸有了多錯誤的認識,如何導正臺灣島內臺灣青年有正確的兩岸關和一同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來,大陸也非常用心的推出眾多惠及臺灣同胞臺灣青年的政策。

      可惜的是由于大陸“獎助保障”政策著眼于為臺灣青年在大陸長期發(fā)展提供扶持,因而,其“長期效用”性質與臺灣青年在大陸發(fā)展的“短期意愿”無法完全吻合,臺灣青年對“獎助保障”政策的需求力度自然弱于“服務引導”政策。與此同時,兩岸關系語境下臺灣青年在與大陸交往中仍具有一種特殊的“自尊”心理,其“自尊”需求必須通過與大陸同類群體的社會比較來實現。同時現今臺灣青年是經歷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去中國化”教育而成長起來的,加上島內特定政黨和媒體刻意誤導青年的“國家認同”和對大陸的認知,臺灣大部分民眾尤其是臺灣青年不僅在“國家認同”上呈現嚴重異化和錯位,也對大陸政治制度、政府政策存在偏于負面的認知。在此認知制約下,臺灣青年不僅缺少融入大陸社會的深層意愿,甚至在兩岸交往中具有較強的防范意識,對大陸“惠臺”、“讓利”政策存有既期待又防范的矛盾心理。他們期待兩岸交往合作能給臺灣和自身帶來實際經濟利益,又唯恐大陸借機對臺灣施行“統(tǒng)戰(zhàn)”手段,因此,臺灣青年在大陸社會融入之政策不可否認,臺灣青年在理解大陸相關政策上也存在一種無意識的“信任誤置”。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高之下,加上2019年中國香港“送修條例”暴力事件不斷爆發(fā),民進黨當局不斷傳達“今日香港,明日臺灣”來污名化大陸的政治體制。同時因中美貿易爭端國際大背景也即香港“送修條例”和2020臺灣地區(qū)大選的雙重影響之下,當今全球化、現代化與民主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圍繞現代國家建設所形成的國家認同建構,一定以西方式民主為基本前提,以國家制度及其所決定的國家結構體系的全面優(yōu)化為關鍵,最后決定于認同主體的自主選擇。這也直接造成臺灣青年學生對于大陸政治制度信入和推出的惠臺政策上出現了“信任誤區(qū)”。要如何導正這些“信任誤區(qū)”,也是當前兩岸各界有志之士必須要做的事情,所以說兩岸青年交流不能停也不能中斷,不能因為民進黨當局的阻撓誤導就停止。

      就如同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說道“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要勇?lián)厝?、團結友愛、攜手打拼。我們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筑夢、圓夢。兩岸中國人要精誠團結,攜手同心,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創(chuàng)未來!”此即使2020年兩岸關系受到了40多年來未有之變局的不便與暫停,但仍舊要將這不便與暫?;鲛D變與轉機,兩岸青年同胞必須透過各種方式持續(xù)交流,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中的新青年,臺灣青年絕對不能在這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列車中掉隊,因為祖國大陸自始終都是臺灣青年“追夢、筑夢、圓夢”的寶地。

      總之,回首2020年的兩岸青年交流,讓我們看見了各種酸甜苦辣,但不變的是仍舊有許多有志之士在這條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持著,希望更多的兩岸青年同胞們特別是臺灣青年一同加入我的們的行列當中,唯有如此我堅信兩岸的未來是光明的,最終兩岸的中國人必然會走到一塊。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