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日前報道,一份近期針對全美民眾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最關注的已經不再是新冠疫情,僅有12%的美國成年人將新冠疫情這樣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列為全國性的優(yōu)先問題,美國人當前最關注的是通脹和經濟。這一轉變折射的是美國民眾對拜登政府從期待到失望的心態(tài)變化。
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拜登的民調支持率急劇下滑。特別是自10月份開始,所有民調結果都顯示美國民眾對拜登的不支持率要顯著高于對其的支持率。最新的一份民調顯示,44%的美國成年人支持拜登,自1月以來下降了11個百分點,而51%的人表示不支持,同期增長了19個百分點。最近在傳統藍州弗吉尼亞州的州長選舉中,共和黨人戰(zhàn)勝民主黨候選人,更被認為是一個明顯政治信號:美國人很失望,并開始厭倦民主黨及拜登政府。
從冷戰(zhàn)后美國歷屆總統的支持率看,拜登支持率下滑程度恐怕是最為悲慘的。其民主黨前任總統的首年民調支持率都要高于拜登。而且從執(zhí)政以后不滿意率的增加幅度來看,恐怕還大于特朗普。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導致拜登支持率如此下滑?原因是拜登政府幾乎沒有在任何重大議題上讓美國民眾滿意。拋開氣候變化和移民政策等本身就黨派性比較強的問題不談,疫情控制和經濟發(fā)展是最讓美國民眾失望的議題。
客觀而言,疫情是去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拜登擊敗特朗普的“最大助選因素”。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糟糕防疫政策的高度厭棄,對于拜登就任總統后短期內控制疫情寄予厚望。然而,拜登政府并未能在防疫方面展現出足夠的魄力,也未能取得實質性的成就。拜登上臺之時,美國有40萬人死于疫情。眼下,美國已有超過75萬人被疫情奪去生命,新增35萬人,幾乎翻倍。從數量上看,拜登政府并沒有如預期的那樣有力控制疫情。目前單日新增感染人數仍在8萬左右,死亡人數逾千。
尤其需要指出,這還是在美國民眾廣泛接種新冠疫苗的情況下所展現的數字。從心理感受看,隨著長時段與疫情共處,美國民眾對疫情的反復已經冷漠待之。哪怕疫情稍后在美國受控,也不會讓美國民眾認為這是拜登政府的政策原因,而會認為是疫情本身發(fā)展產生的必然結果。
在經濟發(fā)展上,拜登政府面臨巨大挑戰(zhàn)。上任至今,不僅沒有把美國經濟搞好,似乎還有把經濟搞砸了的趨勢。有三大指標可以衡量。
一是經濟增長。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速上周出爐,年化增速為2%,遠低于預期。
二是通貨膨脹。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巨大,據統計,美國9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同比增長了4.4%,為1991年以來的最快增速,遠超過去10年美國平均1.7%的通脹率。隨著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雙節(jié)來臨,美國民眾更為深切地感受到了通脹對于日常生活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的是,通脹壓力還在加大,未來還會持續(xù)較長時間,甚至更為惡化。
三是就業(yè)情況。在勞動參與率遠未達到正常水平的情況下,美國失業(yè)情況依然較為嚴重,維持在4.6%,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因此,對美國普通民眾而言,一方面是疫情折磨不止,拜登政府的“疫情牌”并未奏效;另一方面是經濟困難加劇,對拜登團隊失望情緒劇增自然出現。拜登團隊及民主黨未來可能面臨更大困境,明年中期選舉壓力驟然增大。本來從美國中期選舉歷史看,總統大選獲勝一方政黨在下一次中期選舉中通常就面臨選票回擺,輸掉中期選舉的概率很高。拜登要突破歷史,阻力已然很大。而當前民意的走向,使得明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正朝著更有利于共和黨的方向發(fā)展。
對拜登政府而言,如果輸掉了明年中期選舉,那就意味著原本對其相對有利的政治格局將消失。在當下民主黨控制國會的政治生態(tài)中,拜登還可以勉力通過諸如基礎設施建設和氣候變化等議程,從而維持其民意基本盤。如果中期選舉失敗,屆時拜登政府推進重大經濟議程面臨的反對力量將會是壓倒性的。
拜登政府必須在美國民眾關切的上述議題上拿出務實政策,讓民眾感到實際效果。問題在于,拜登政府面對的不僅僅是民調,更是結構性的兩黨政治體制。民調只涉及具體議題,而政治體制涉及憲法根本。在當前政治極化的體制束縛下,拜登團隊能夠作為的空間十分有限。在某種意義上,拜登及后續(xù)其他總統,都難以逃脫政治體制的泥潭。(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