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時隔三千年的再次相遇!兩件西周青銅簋成功配對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社會綜合      2021-12-08 09:59:25

  兩件西周青銅簋時隔三千年成功配對

點擊進入下一頁

  考古工作者介紹,這個銅簋的蓋、身分別時隔40余年出土,紋飾相同,銘文呼應,應是在下葬時混淆了,一錯就是3000年。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本報記者 李祺瑤

  從北京地區(qū)出土的最大青銅器堇鼎,到首博的鎮(zhèn)館之寶伯矩鬲,1974年,兩座大墓的發(fā)現讓琉璃河遺址走入公眾視野,北京作為燕國都城的面紗也被考古工作者揭開。時隔40多年,這兩座墓葬又有新發(fā)現。

  市文物局昨天公布琉璃河遺址考古重要成果:利用最新的文物保護技術和科技手段,考古人員精細發(fā)掘、還原了西周墓葬棺槨,對研究墓葬隨葬器用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發(fā)現的一件銅簋,與40多年前出土的圉簋紋飾相同,為研究西周的名、字制度增添確鑿證據。

  昨天,記者在琉璃河遺址考古現場看到一個巨大的圓形“深坑”,這是此次發(fā)掘的M1901號墓葬,也是上世紀70年代老一輩考古工作者發(fā)掘的253號墓?!?0多年前,這里出土了迄今為止北京地區(qū)最大的青銅器堇鼎?!笔形奈镅芯克鹆Ш舆z址考古發(fā)掘現場負責人王晶介紹,當年由于地下水位高,兩座墓葬沒有發(fā)掘完整,一些細節(jié)沒有完全揭露出來,今年,為建設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考古工作者對編號為M1901和M1903的兩座西周早期墓葬進行再次發(fā)掘。

  發(fā)掘中,考古人員發(fā)現了一件趣事。M1901號墓葬新出土的銅簋與40多年前出土的圉簋紋飾相同,器蓋內銘文為“白(伯)魚作寶尊彝”,器內底銘文有“王賜圉貝,用作寶尊彝”。“據銘文推斷,這兩件簋的蓋子和主體在下葬時應是混淆了,這一錯就是3000年?!蓖蹙дf,兩件時隔40余年重聚首的器物證明了伯魚和圉實為同一人,為西周的名、字制度研究增加了確鑿的證據。同時,該墓葬新出土的青銅面具、獸面形銅飾、成組的銅車馬器等,紋飾精美、細節(jié)豐富,均為首次發(fā)現。

  “本次考古共發(fā)掘出5座西周早期墓葬,M1902號墓是新發(fā)現的,也帶給我們許多驚喜。”王晶揭秘,該墓葬發(fā)現了目前北京所知年代最早的墓葬頭箱蓋板,在北方地區(qū)也較少見。箱內有銅提梁卣、銅尊、銅爵、銅鼎、銅劍、漆器、陶器等,組合豐富。棺槨及人體骨骼均保存良好,槨板上還發(fā)現了整只殉葬狗,與狗一同出土了一件銅鈴。

  為填補以往田野發(fā)掘的空白,進一步研究西周墓葬的棺槨規(guī)制,考古人員首次采用了從槨室之外向內清理的“破壁發(fā)掘法”,對重點現象和出土器物進行清理,重點痕跡留取剖面。首次辨識出北京西周青銅箭頭的木質箭桿、席紋等,首次成功提取到北京西周早期帶紋飾的絲織品,精準還原了出土每件器物的空間位置,為還原當時的喪禮制度提供了豐富材料。

  通過科技手段,考古工作者對琉璃河遺址范圍有了新認知。琉璃河遺址首次在北京的大遺址中建立了Web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將遙感考古、坐標信息、航空攝影、電法物探、勘探和發(fā)掘的成果統(tǒng)一到大遺址“一張圖”中,逐層進行繪圖、攝像、建立三維模型,全面收集信息??脊湃藛T完成重點勘探面積約32萬平方米,抽樣勘探面積45萬平方米,遺址的保護區(qū)域范圍為17.3平方公里,遠超此前對遺址的認識。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