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陳建新)25日于北京舉辦的紀念臺灣光復78周年學術座談會上,多位大陸涉臺學者表示,兩岸應攜手弘揚抗戰(zhàn)精神和民族精神,共促國家統(tǒng)一。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文史所所長宋淑玉表示,臺灣民眾反抗殖民統(tǒng)治、期盼回歸祖國是臺灣光復的重要基礎。自1895年起,臺灣民眾就開始了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50年里各種武裝斗爭與政治運動不斷,一再顯示臺灣民眾不甘為亡國奴、心向祖國的頑強民族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彭維學指出,重溫臺灣光復歷史,對于推動兩岸同胞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攜手共促國家統(tǒng)一,實現民族復興夢想,有著重要時代價值和啟示意義。
他說,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所決定的,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和勢所決定的,是順應歷史潮流、契合法理正義、響應人民心聲的事業(yè)?!芭_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p>
他還提到,當前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推行“倚美抗中”謀“獨”路線,兩岸形勢風高浪急。“臺獨”是兩岸同胞之敵,分裂是中華民族之害。要高度警惕和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與外部勢力干涉,決不容許失而復得的神圣領土得而復失。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應博認為,臺灣同胞的抗日斗爭是中華民族抗戰(zhàn)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光復不僅表明臺灣受日本殖民統(tǒng)治半個世紀的屈辱歷史的終結,更用鐵的歷史和法理依據向全世界宣告: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她指出,當前異常嚴峻的國際形勢充分說明,一個國家只有統(tǒng)一,人民才能幸福安康。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應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大陸始終堅持從兩岸人民共同利益福祉出發(f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不斷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發(fā)展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
李應博分享上半年赴多地調研經歷,她表示,盡管美國在芯片產業(yè)等領域打壓中國大陸,實施“脫鉤斷鏈”,但臺企臺商對扎根大陸發(fā)展仍有堅定信念,希望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臺灣青年在大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活力和動力亦更加充足,如在深圳的青創(chuàng)園里,兩岸青年共同創(chuàng)辦了許多數字創(chuàng)意工作坊,對發(fā)展前景滿懷期待和信心。
“兩岸的綿密往來不可能被民進黨當局以‘臺獨’制造兩岸分裂和對立、妄圖切割歷史的行徑所左右,”李應博說,兩岸融合發(fā)展和祖國統(tǒng)一是無法阻擋的大勢,“這是兩岸人民期待美好生活愿景下的共同心聲與時代命題”。(完)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