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工人在制胎。崔佳棟 攝
12月22日,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一景泰藍制作有限公司展廳內,各式各樣的景泰藍作品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
一件景泰藍作品的制作需要經過設計、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七大工序100余道小工序,過程繁瑣,細節(jié)繁多,十幾個工匠要用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手工完成。饒陽縣在景泰藍制作過程中不斷研發(fā)創(chuàng)新,集文化藝術和傳統(tǒng)工藝于一身,完美融合了青銅工藝和瓷器工藝,同時引進了傳統(tǒng)繪畫和雕刻技藝,具有造型優(yōu)雅、晶瑩潤澤、精美華貴等特點。
饒陽縣制作景泰藍的工藝已有近40年歷史,除暢銷國內20多個大中城市外,還出口美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年產值1000萬元人民幣,深受市場青睞。(文/崔志平)
12月22日,工人在制胎。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工人正在打磨。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工人正在掐絲。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工人正在點藍。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工人正在點藍。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工人在擦拭景泰藍工藝品。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工人展示景泰藍工藝品。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制作好的景泰藍工藝品。崔佳棟 攝
12月22日,制作好的景泰藍工藝品。崔佳棟 攝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