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從“繁花”和“周處”窺見兩岸民間文化共鳴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交流      2024-03-22 08:53:52

  中新網3月21日電(記者 程子倬)“殺瘋了!”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在大陸院線熱度高居不下,累計票房超過5.4億。影片甚至還“紅回臺灣”,連新北市長侯友宜,當年負責偵訊電影主角原型的刑警,也表示會找時間好好欣賞。

  這樣一部成本不高的臺灣電影,為何成為大陸電影市場的一匹黑馬,又如何能引起海峽對岸觀眾的共鳴?

電影《周處除三害》。片方供圖

  以往大陸觀眾對臺灣電影的印象往往是“文藝小清新”,但《周處除三害》似乎帶來了一種“反差感”。

  影片中,臺灣演員阮經天飾演的主人公陳桂林,以“狗啃頭+胡子拉碴”的造型“戴罪擊兇”,讓不少觀眾似乎看到了港式動作片的“高燃”。誠如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趙衛(wèi)防所言,“除三害”帶來的是心靈撞擊式的治愈。

  香港《亞洲周刊》近期刊發(fā)的一篇文章指出,臺灣的演員和故事背景、香港的編劇和導演、大陸的網絡影評和敘事,讓影片《周處除三害》耳目一新。過去幾十年,大陸、臺灣、香港軟實力發(fā)展,彼此交叉滲透影響,早已融成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往靈光一閃,造就三位一體的現象。

  對于觀眾來說,無論是出自《世說新語》和《晉書·周處傳》的經典典故“周處除三害”,還是影片中主人公向關公擲筊問卦等生活方式,都是兩岸民間民俗文化的熟悉情景。有港媒分析指,影片故事情節(jié)回歸民間親切的共情,展示兩岸揮之不去的文化臍帶。

  臺灣“風傳媒”專欄文章認為,在當前兩岸關系形勢下,《周處除三害》能如此走紅,讓人重新發(fā)現了兩岸有著更多超越政治藩籬的連結。臺灣《聯合報》的文章則表示,近年臺灣社會的大陸因素被刻意降低乃至丑化,影片讓觀眾跨越了隔閡,得到了滿足。

  近年來,除了《周處除三害》,還有諸如《我的少女時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多部臺灣影視佳作“登陸”躥紅。同時,大陸制作的《甄嬛傳》《瑯琊榜》《狂飆》《繁花》等多部影視作品,也在臺灣熱映,甚至成為臺灣民眾逢年過節(jié)的“下飯劇”。

  現在,臺灣社交平臺上還出現了“陸劇交流”“陸劇討論”等幾十萬粉絲數的民間社團。兩岸電影展、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等一系列活動的舉辦,也在進一步促進兩岸影視文化人才的交流。

  兩岸同心、一脈相承,民間交流日趨熱絡。

  除了影視劇,“科目三”“我姓石”“缽缽雞”等魔性舞蹈、神曲在臺灣風靡,螺螄粉、魔芋絲、酸菜魚等大陸美食俘獲臺灣民眾的味蕾,還有兩岸媽祖、“三山國王”等共同的民間信仰文化,以及今年春節(jié)期間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各地舞獅舞龍等各種民俗活動,都讓臺灣網友大為感嘆……

臺灣民間“科目三”風靡。圖自臺媒

  在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搞“去中國化”的形勢下,兩岸民間的文化紐帶卻愈加堅韌、兩岸同胞的心靈更加契合、兩岸融合發(fā)展正走深走實。

  正如國臺辦發(fā)言人陳斌華近日表示,兩岸中國人共同的文化根脈、共同的情感共鳴,即便時光流逝,即使跨越山海,哪怕人為阻隔,也難以減少,從未改變。(完)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