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韜,男,博士,湖南株洲人,華中師范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兩岸關系、臺灣史、臺灣政黨選舉及港澳臺問題研究。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與省部校級科研課題。出版?zhèn)€人專著一本,主編兩本,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及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相關論文50余篇。 |
作者 彭韜 華中師范大學臺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海研中心特約研究員
民進黨當局憑借其“全面執(zhí)政”的優(yōu)勢,以“切香腸”式的方式推動“去中國化”進程。他們在“立法”層面不斷推出凸顯“臺灣主體意識”的相關規(guī)定,在歷史文化和教育宣傳層面削弱“中國”和“中華民族”的意識和元素,捏造“臺灣民族、臺灣文化、臺灣歷史”等虛假事實,否認臺灣人的中華民族歸屬。臺陸委會甚至聲稱“炎黃子孫只是中國古代傳說”,“中華民族論述是一個陷阱”?!芭_獨”分子通過改造“臺灣人”的概念,將“臺灣國家民族”這一“國族認同”通過偷換概念、張冠李戴、歷史重述等方法灌輸給本同屬“中華民族”的臺灣民眾。這樣,“中華民族”的“國族意識”被剝奪、削弱、偷換,“臺灣國族認同”興起、壯大,并通過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和學者上升為“臺灣國家意識”。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如今兩岸的政治對立,嚴重阻礙了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設,傷害了兩岸民眾的感情和團結。這背后有深層的歷史、教育以及現(xiàn)實原因,具體如下:
(一)歷史遺留:歷史上的三次“分隔”導致“分離”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在歷史淵源、生產(chǎn)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和經(jīng)歷,曾共御外侮、光復臺灣,同是中華文化傳承者,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者。但臺灣中華民族意識漸偏離“中華民族”這一“國族認同”而趨向“臺灣本土化”確有歷史源頭。甲午海戰(zhàn)清政府慘敗后臺灣被割讓給日本,遭受了50年的日本殖民統(tǒng)治。在此期間,日本政府推行同化政策,禁用中文、建立以日語教學為主的學校體系、禁止在校內(nèi)學習中文和臺灣本土文化等,有意識地割斷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聯(lián)系,試圖將臺灣改造為“日本一部分”。日據(jù)時代的臺灣在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水平上曾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導致部分臺灣人在戰(zhàn)后對日殖時期產(chǎn)生某些程度的懷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經(jīng)過三年內(nèi)戰(zhàn),蔣介石退守臺灣,沿用“國民政府”旗號,仍稱臺灣所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反共救國”路線即便不再攻打大陸,但從未認可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的政權,也未能很好地維系兩岸人民的民族認同。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出現(xiàn)了強烈的本土意識和“臺獨”傾向,從陳水扁到蔡英文到賴清德,“臺獨”的主張越演越烈,賴清德直接否認中華民族存在,攻擊“炎黃子孫說”。目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臺灣國家民族意識”取代中華民族這一趨勢,導致中華民族認同在臺灣的漸落,尤其表現(xiàn)在年輕人身上。臺灣人中華民族認同問題既有殖民統(tǒng)治帶來的文化割裂,也有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對立,還與近年來臺灣內(nèi)部本土化傾向的興起密切相關,這反映了臺灣社會內(nèi)部身份認同的復雜性和多分歧。
(二)教育斷代:“去中國化”的歷史課綱
臺灣目前的歷史教育,表現(xiàn)出相當“去中國化”的特征,重本土歷史、文化,卻忽略了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造成臺灣人對于歷史身份的認同差異,以及新一代國家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認識。從1990年代李登輝執(zhí)政至今,臺灣的歷史課綱先后發(fā)生過6次變化,分別是“88課綱”、“95課綱”、“101課綱”、“104課綱”、“108課綱”等6個版本。除馬英九執(zhí)政期間對課綱進行微調(diào)逆向修正外,歷次修改大都是把中國的部分越改越少。其中2019年的“108課綱”,完全把中國史從歷史教科書中抹去,換成東亞史,在該課綱下小學教育中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被碎片式嵌入東亞史,中國和東亞國家位于同等的位階,以主題分類取代時序脈絡,中國史被切割得支離破碎?!?08課綱”將2400年歷史縮減為1600字,歷史上著名人物、關鍵事件被一筆帶過,教科書顛倒歷史黑白,如將清朝“占領”臺灣,日本“治理”臺灣,不僅不承認上千年兩岸互相依存的地理和歷史關系,還美化荷蘭、日本殖民統(tǒng)治,妄圖以偽命題的多元社會取代數(shù)百年來臺灣的中華文化主流價值。新的歷史課本中“臺灣地位未定論”也被拿出來討論,民進黨企圖使臺灣下一代建立與中國大陸、中華民族不再有任何歷史記憶的所謂“臺獨史觀”,淡薄臺灣人的中華民族記憶,錯位年輕一代的中華民族身份認同。臺灣多年來的“去中國化”的歷史課綱正在使得臺灣青少年一代出現(xiàn)歷史認同斷代,而且臺灣目前缺少正確、全面的“中國歷史”教育,導致一定程度“中華民族意識”缺位,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之路遲滯遇阻。民族歷史是民族共同記憶,記錄著本民族抗擊外敵、共創(chuàng)文明的歷史,一個民族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歷史,就無法凝聚起深厚的文化認同,無法形成穩(wěn)固的民族精神,更無法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緊扣的一環(huán)??梢娕_灣所推行的“去中國化”歷史課綱,正悄無聲息地塑造著一代又一代“天然獨”的臺灣青年。這種有意為之的“去中國化”和“臺獨”歷史教育,模糊了臺灣青年對自身文化根源的清晰認識,更在悄然間削弱了青年一代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長此以往,這將嚴重削弱臺灣下一代的競爭力,并對兩岸關系的和平發(fā)展構成嚴重的威脅和挑戰(zhàn)。
(三)當局掣肘:中華民族身份認同在臺的現(xiàn)實阻力
“臺獨”勢力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在臺扎根發(fā)展的最大現(xiàn)實阻力。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從蔡英文到賴清德,切割臺灣與大陸聯(lián)系的舉措愈加離譜,大搞“去中國化”意圖不加遮掩。90年代李登輝逐步推行以“兩個中國”、“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系”為核心的分裂路線,對“臺獨”勢力極力縱容與扶持。李登輝上臺伊始便允許“世臺會”于1988年8月在島內(nèi)召開年會,會議公開通過六項“政治決議”,宣稱要在臺灣“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還公開提出“奶水論”(即要為民進黨成長壯大提供營養(yǎng))、在國際上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使得“臺獨”勢力惡性膨脹;陳水扁則主張“一邊一國”論調(diào),發(fā)起“入聯(lián)公投”、“公投制憲”、“公投立法”、“臺灣正名”等極端“臺獨”主張,試圖突破“一中”框架,將臺灣海峽置于戰(zhàn)爭的危險邊緣。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轉為更為隱形的“漸進式臺獨”,即以理性謙卑示外,以不觸碰底線為掩護,以切香腸式小步快走方法逐步擴大和深化“去中國化”進程,以量變求質變,以時間換空間,促使法理“一中”徹底虛化甚至“偽化”,以達至“臺獨”企圖。賴清德以“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在民”,并稱自己將延續(xù)所謂“四個堅持”路線,還直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公然挑戰(zhàn)一中原則?!芭_獨”領導人強行切割兩岸聯(lián)系,阻隔臺灣島內(nèi)民眾的中華民族身份認同,淡化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地位和影響,讓年輕一代逐漸疏離自己的文化根源。
民進黨當局否認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無論從歷史脈絡還是現(xiàn)實影響來看,都暴露了其險惡的用心。其推進“文化臺獨”的實質,就是在試圖通過篡改歷史、淡化文化傳承來推行其政治議程。通過“滅其文”、“去其史”的行徑,一點一滴地磨滅臺灣社會對中華文化的深刻記憶,妄圖割斷兩岸之間的文化連結,造成島內(nèi)社會對中華文化、歷史和民族認同的扭曲,嵌入“臺灣國家意識”來蒙蔽臺灣民眾。這種舉措既背離了教育的初衷,更對島內(nèi)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以及兩岸關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為一些極端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導致臺灣青少年一代對自身的文化認同產(chǎn)生混淆和錯亂。當前,兩岸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對此深感痛惜,并強烈呼吁撥亂反正,恢復中華文化教育的正常秩序。事實證明,中華文化作為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是兩岸共同的根基和靈魂。中華民族身份認同是中華兒女包括臺灣同胞在內(nèi)的情感歸宿和文化寄情。任何試圖“去中國化”的行為,都無法改變深植于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更無法割斷兩岸之間深厚的歷史聯(lián)系和血脈親情。民進黨當局這種背離歷史、背叛民族的行為,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強烈反對和譴責。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