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從“草莓族”到“躺平族” 臺灣青年的未來在何處?!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2-03-29 10:29:45

272061_700x700

作者 羅鼎鈞

近期一個不具專業(yè)的座談民意調查震驚兩岸社會,那就是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賴清德風風光光受邀回母校成功大學演講,在面向現場120名學生聽眾時做了一個不完全統計的簡單民調,竟然有超過40%的學生選擇當“躺平族”,接下來排名第二的才是具有專業(yè)技能的職業(yè),如此大的反差也讓賴清德哭笑不得。但現場學生一針見血的指出為何寧可當“躺平族”的主要原因就是房價過高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同時臺灣當局自始自終都不重視專業(yè)技術人才等諸多原因。或許會有網友笑稱臺灣青年都是如此,但話也不能這么說,因為這群寧可當躺平族的學生竟然出現在臺灣省頂尖高校成功大學中,成功大學在臺灣地區(qū)高校排名長年都僅次于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和臺灣交通大學長居臺灣前五名,并且是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效,能考上成功大學的學子也算是臺灣的尖子生,但無奈的是今日就連臺灣的尖子生寧可當“躺平族”也不愿意沖刺自己的人生,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呢?或許翻開過去十幾甚至二十年來的臺灣經濟社會發(fā)展就可以知道其來有自。

這就得從20多年前的實質薪資多年未漲開始說起,因為在進入1990年代末期進入21世紀初以來,臺灣經濟社會發(fā)展開始停滯不前,當中有個讓一般民眾最有感的就是臺灣實質薪資幾乎停滯不前,特別是在2002 年以后,實質GDP 持續(xù)成長,而實質薪資的成長卻幾近停滯。因為據臺灣學者研究指出,實質GDP 僅能反映臺灣內部生產數量,不代表臺灣民眾具體消費能力,特別是近20年來,臺灣經濟長期仰賴“資通訊產業(yè)”出口,其生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越來越低,而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越來越高,這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后“實質GDP”的成長。因此造就了2021年民進黨黨局稱實質GDP成長率突破6%,人均GDP將破30000萬美元的美好神話,但實際上卻是實際薪資依舊停滯不前,CPI指數年續(xù)七個月突破2%物價飛漲不停。

言歸正傳聊聊本文的主題,早在自20年前的21世紀初臺灣“80后”青年一代就有被稱之為“草莓族”這個說法,要是對照今日“00后”的“躺平族”其實有非常多的相同之處,所謂的“草莓族”聚焦在臺灣這群“80后”普遍抗壓性低、承受挫力低、忠誠度低、愛生氣、服從性低、穩(wěn)定度低、個人權益優(yōu)先于群體權益的特色,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因為早在20年前亦即2002年,那年也是臺灣實質薪資成長幾近停滯的重大分水嶺,簡單的說,就是GDP很亮眼,但大家實際的薪水卻沒有增加,這一停擺就是20年,類似筆者這一代“80后”和“90后”一出社會就面臨低薪、高房價的艱難求生議題。因為就如同筆者作為“85后”的族群打從成年后就常常被比喻為“草莓族”,伴隨著媒體輿論炒作下或許有些偏頗,但這也直接反映出了臺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困境。

在歷經“草莓族”炒作的十年過后將時間到了2011年底,有一本書成為臺灣社會熱意的話題,書名《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該書開宗明義點出面對的三大共業(yè)即“對財團減稅造成的臺灣當局債務增加、勞動條件惡化造成的青年貧困、以及青年貧困所導致的少子女化”,并試問自己知道2011年的自己面對20年后的臺灣將會出現大量失業(yè)、貧富懸殊、人口衰減、臺灣當局破產和族群沖突的困境,如今11年過后這五大問題當中在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臺灣人口在近兩年負增長和政治持續(xù)內耗下都早已實現,所以“崩世代”這個名詞的提出比起“草莓族”更是反應出臺灣社會經濟發(fā)展困境,臺灣青年一代對于自身處于“崩世代”下的迷茫和無助,但可惜的是這本書出版至今十年臺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困境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同樣地就在“崩世代”這個名詞提出的六年后,2017年又有個新的名詞被提上來稱之為“厭世代”,同樣又出自一本專書,書名就叫做《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書中作者自嘲說要讓本書成為“愛拚就會贏”的世代,與“厭世自嘲”的一代,對話開啟的橋梁。該書開宗明義的介紹說“活著就已經是成就!”,并訴說著“臺灣青年一代不想悲觀,但是也不樂觀,因為畢業(yè)背學貸,上班即窮忙。如果生活里沒有一些小確幸,那還真的不如死了算了,這群出生于1990年代前后的臺灣青年,啣著鼠標出生,素質最優(yōu)秀的一代,也是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徬徨、不安,疲憊地尋找光亮的‘厭世代’。這樣的厭世感,是一種對處于貧流層低薪生活的自我嘲諷。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是‘厭世代’們共同的困境。臺灣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低薪導致年輕人失去夢想,在經濟壓迫下失去生活,整日被錢追著跑,因而成了‘厭世代’,甚至就這樣落入貧流層再也無法向上流動。這本書將透過深度訪談呈現‘厭世代’的生活與工作樣貌,并嘗試找出厭世代迷途未來的方向。所以會有‘厭世代’這個詞匯誕生,就是因為‘厭世’這兩個字不只是網絡的流行詞匯,更是年輕人的生活態(tài)度,那是一種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改變,走鋼索般的人生,彷彿只要一個斷裂,生活立刻會陷入困頓?!庇纱丝芍皡捠来币辉~的出現更直觀不加思索可以與今日“躺平族”畫上等號。

從“草莓族”、崩世代”、“厭世代”到今日“躺平族”,臺灣青年群體歷經了從80后到00后這20個年頭的青年世代,相同的是我們這群臺灣青年群體依舊困在臺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困局之中看不到未來,這樣的困境真有待臺灣所有政客們好好反思檢討,是誰造造成今日臺灣之現象。

但是此刻臺灣青年也不必垂頭喪氣,因為有個更廣闊的天空就在我們身旁那就是大陸,特別是自2018年2月28日國臺辦“31條措施”推出以來,大陸自始自終都敞開雙手歡迎臺灣青年赴大陸發(fā)展,不管生活、求學、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如今的大陸都是臺灣島內青年拒當“躺平族”的首選之地,我們看到大江南北都有許多臺灣青年拋開小確幸拒當“躺平族”在大陸兢兢業(yè)業(yè)的打拼奮斗,不管他們從事何種行業(yè),他們的打拼的故事都值得島內臺灣青年知道。

總之,大陸自始自終都是對臺灣同胞和臺灣青年最好的地方,大江南北各地都始終敞開雙手歡迎臺灣青年來到大陸“追夢、筑夢、圓夢”,并且愿意同臺灣同胞臺灣青年分享大陸發(fā)展機遇,因為大陸就是臺灣青年施展才華和實現抱負的熱土,各位臺灣青年們我們拒當“躺平族”,就如同成功大學也有不少學長學姊們,在大陸持續(xù)追逐自己的人生夢想一圓自己的“中國夢”。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