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深化閩臺社會歷史人文融合發(fā)展 打破“文化臺獨”歷史虛無主義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評論 > 臺島夜話      2024-04-11 09:46:33

 臺島夜話

  在2010年7月,召開的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diào):“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倍鴼v史虛無主義的本質(zhì),是指通過虛無歷史顛覆價值觀念、顛覆政權和社會基礎,是一種攻擊的武器和斗爭的手段。進一步對于歷史虛無主義的精準定義,可以解釋為是指不加具體分析而盲目否定人類社會的歷史發(fā)展過程,甚至否定歷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傳統(tǒng)、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歷史觀點和思想傾向。

  然而,在今日民進黨當局在過去近30年來“去中國化”教育下的臺灣社會,“文化臺獨”所建構(gòu)的歷史虛無主義早已深植臺灣社會各個角落,要如何撥亂反正打破所謂“文化臺獨”下的歷史虛無主義乃是當務之急。但好在緊鄰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省,打從1981年“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成立以來,一直到去年底出臺的《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的意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只要能夠持續(xù)在深化兩岸融合發(fā)展的道路上,特別是在閩臺社會歷史人文融合發(fā)展上找到著力點,民進黨當局在臺灣社會所建構(gòu)的“文化臺獨”歷史虛無主義將會不攻自破,并可得到撥亂反正。因此以下就從社會、歷史和人文三個維度來探討閩臺融合發(fā)展的重要性。

  首先,兩岸融合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在于社會融合發(fā)展,當前在閩臺社會融合方面,在“實施意見”方面可以觀察到,將進一步擴大臺灣同胞在福建多層面的社會融入,將更有獲得感、參與感和幸福感,這也是打破“文化臺獨”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大關鍵核心。

  根據(jù)社會融合理論,在社會融合的程度方面,包括價值文化、生活結(jié)構(gòu)、族群通婚、族群認同、偏見消除、歧視消除、公共事務等七個層面維度,同時在客觀層面分析來說,就是臺灣同胞在福建參與到各類型正式組織中的程度是關鍵。而在“實施意見”里頭也讓我們觀察到,福建不僅在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方面已經(jīng)做到大陸最極致到位外。

  比如臺灣同胞生活在福建全域九市一區(qū)里頭,下至最基層的社區(qū)居委會和村委會,臺灣同胞在辦理各項事務時都可以享受與當?shù)鼐用褚荒R粯拥摹巴却觥保渌谇髮W、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多方面,福建省還單獨出臺惠及臺灣同胞的各項政策及公共服務措施,因此在閩臺社會融合方面,在社會融合理論七個層面分一一深入探究,福建不僅落實到位,甚至還對臺灣同胞提供保母式的專項服務,福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美譽可謂是實至名歸,臺灣同胞在福建打拼工作也更有成就感及獲得感,無形間也就自豪的認同自己是“新福建人”,更會以身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其次,福建省作為80%以上臺灣同胞的祖籍地,透過閩臺溯源和講好“閩臺五緣”故事,并根據(jù)“實施意見”深化閩臺歷史融合發(fā)展,讓臺灣同胞知道自己的根和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臺獨”的歷史虛無主義也將站不住腳再無立足點。

  廈門市更于2001年,就率先于全大陸出臺制定實施“涉臺文物古跡保護管理辦法”。福建省也于2010年出臺了“福建省涉臺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規(guī)定”的法規(guī),更根據(jù)“閩臺五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對涉臺文物進行劃分,據(jù)公告的“福建省涉臺文物名錄”共計1515座,這也代表著將會有1515座福建涉臺文物,都與臺灣有著非常緊密的歷史故事,因此能將1515個閩臺之間的歷史故事講好,有效的傳遞給臺灣同胞們知曉認識。比如可以將福建省這1515個涉臺文物打造成閩臺特色歷史文旅路線,臺灣同胞將可透過這些閩臺歷史故事和事跡來了解正確的歷史。

  在此就不得不提到剛剛獲得“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它不僅是“福建省涉臺文物”,平潭殼丘頭遺址證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這不僅是平潭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也被考古學家認為是研究南島語族起源的一個關鍵區(qū)域。因為20世紀以來,考古學家、語言學家以及民族學家以不同方法共同印證了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就在亞洲大陸的東端,甚至有“臺獨學者”稱臺灣是所謂南島語族的起源地來搞“去中國化”,但如今非常多的證據(jù)證明殼丘頭文化遺址就是南島語族重要的起源代表地,這也可以清楚的解釋臺灣少數(shù)民族也都是來自于福建和大陸東南沿海地區(qū),更直接說明平潭殼丘頭遺址群考古發(fā)現(xiàn),是有力地證明了兩岸自古以來就同屬一個國家,兩岸族群自古以來就同屬于一個族群的客觀事實,“文化臺獨”的歷史虛無主義也將可不攻自破。

  其三,深化閩臺人文融合發(fā)展,當前臺灣眾多信俗、建筑、藝術、戲曲、飲食等多方面文化,根本溯源大多緣自于福建地區(qū),因此在人文方面持續(xù)落實“實施意見”之舉措,無形間也可以潛移默化讓臺灣同胞清楚知曉,因為在臺灣看似平凡的一些大眾文化,原來都與福建乃至大陸各地都有著密不可分割的緣分和故事。

  比如在信俗文化方面,當前臺灣最為重要的三大信俗信仰:媽祖、臨水夫人和保生大帝,都源自于福建。特別是臺灣地方信仰大多源起于福建閩南地區(qū),尤其是媽祖信徒眾多,每年均舉辦回到莆田湄洲媽祖祖廟進行朝拜活動的習慣。在建筑方面,臺灣建筑多以閩南式和福州式居多,筆者作為臺北人都知道“臺北三大廟門”,分別是艋舺清水巖,是由福建泉州安溪移民所建,位于臺北市的艋舺龍山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泉安、惠安、南安)的移民所建,大龍峒保安宮是由福建同安縣人所建,而這些也再次說明建筑文化與福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以上兩個文化層面的具體事例觀察下來,就可以知道必須持續(xù)深化閩臺人文融合發(fā)展,以及構(gòu)建人文方面多層次的合作機制,藉由閩臺人文融合發(fā)展,來潛移默化地讓臺灣同胞感受到,進而清楚認同了解到,原來在日常生活中小至飲食文化,原來都與大陸乃至福建有這密不可分的淵源,唯有如此方打破“文化臺獨”。

  眾所知之,當前福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和建設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上可謂是不遺余力努力前行,因此當務之急不僅要落實“實施意見”,但最為重中之重的,就是要持續(xù)深化閩臺社會歷史人文融合發(fā)展,同時配合“實施意見”的政策舉措搭配之下,要打破當前臺灣內(nèi)部“文化臺獨”的歷史虛無主義是指日可待。(臺灣青年 羅鼎鈞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專稿 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skhuanbao.cn